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艺创造获得新的灵感源泉。在美术艺术与音乐艺术上,崭新的视野以及全新的创作方式,让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被人们重新定义。印象主义被认为是欧洲艺术史上一次思想飞跃,也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最具有革命性的运动。印象主义的发展见证了西方传统艺术的转变和现代艺术的崛起,它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象主义作为西方传统艺术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转折点,它要成就的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对人类感知的再次塑造。在此期间,绘画、音乐等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印象派绘画反对古典主义学院派的传统作画方式,在内容上不再以体现题材本身的定义作为宗旨,而是通过光与色来作为认知整个世界的场域,将自然风景作为绘画的主题,在再现的个人瞬间视觉印象中让感知——场域得到了充盈。为了从透视构图法的框架中突破,绘画者们打破了传统的色彩理念,深入研究了色度、色调,在现代光学的发展中,寻找色调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印象派的观赏者来说,渲染的色调让焦点的客观对象脱落,人类在视觉冲击下,不再企图在对一个现实对象的描摹中去认知对象,反而用一种体觉经验让鉴赏者触摸到了某种意蕴的展开。同样,印象派音乐打破了浪漫主义个性化、理想化、和富于诗意的音乐形式。他们以绘画、诗歌为题材,从严谨的古典主义的调式突破,寻求一个多调式的谱曲方式,对符号系统的重新排列。使听众在听觉印象中,让感知到的时空不在是节奏分明的“进行曲”,而是一种重音分布,绵延聚合的体觉经验。作曲家们用音响和音色之间的变化把捉艺术对象的意蕴,这个流派比历史上任何流派都勇于打破保守艺术的规则,人类对感知、体验的羁绊。本文通过对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比较分析,力图重新审慎“通感”的概念,达到既清晰理解“通感”作为一种普遍的共同直觉的意义,也进一步从感知——场域的思想维度出发,理解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中的艺术直觉的奥秘。全文主要由绪论、四个章节、结语等部分组成:绪论是关于本论文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的陈述;第一章主要述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文思潮,以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在此时期的发展与演变;第二章、第三章分别对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表现手段、艺术作品、艺术观念、文化内涵及其审美意等展开相应的论述。第四章通过对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之间跨学科比较研究,包括对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美学观念、欣赏体验等方面的分析论述,引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以得证两种艺术门类之间所存在的可比性研究价值。肯定艺术间的互动融合在艺术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