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三旧”改造政策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d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以地生财的城市化背景、城乡二元体制与宽松的土地政策,以及城市转型产生的城市功能结构性老化,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旧城、旧村、旧厂。东莞市土地不足,空间进一步发展受到障碍,从90年代末开始推动“三旧”改造,但实际上改造推动缓慢。但到2008年后,在国内外经济背景变化以及省市的政策突破下,广东省各市掀起了“三旧”改造的热潮。东莞市也提出了“三旧”改造的政策,相关改造计划也进入实质阶段,改造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东莞市“三旧”改造政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政策层面和经济利益层面着手,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莞市“三旧”的形成和改造提出的背景:通过对“三旧”改造起步期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改造政策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以往东莞市“三旧”改造缓慢的原因;结合东莞发展的新形势与内外需求,构建东莞“三旧”改造的政策体系,分别对政策目标、具体政策以及两种改造模式的政策引导做出探讨。   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说明了论文研究的缘起,讨论了“三旧”等相关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研究设计。提出了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三章,探讨了东莞市“三旧”的形成背景及主要原因,以及改造提出的意义。本文认为东莞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城乡二元体制与宽松的土地政策,以及城市功能结构性老化是东莞“三旧”的形成主要原因;“三旧”的形成,导致土地不足,城市空间发展受限,“三旧”问题突出,东莞的“三旧”改造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第四章,对东莞市“三旧”改造起步期的基本情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政策在推动改造中具有重要作用,然后对该时期的改造政策,包括土地政策、村改制政策、补偿安置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其成效与不足进行总结。   第五章,在分析东莞发展的新背景基础上,构建东莞市“三旧”改造的政策体系,包括政策目标,具体政策,并以东莞市的两个“三旧”改造作为案例,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造的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就东莞市“三旧”的形成背景与原因,起步期的改造状况、特点与改造政策的成效与问题,新背景下东莞市“三旧”改造的政策构建方式等方面提出基本结论,并分析了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基本设想。
其他文献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其作为生产原始投入要素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各种人类活动的最终结果都将作用并反映在土地上,形成土地利用结构相应的数量、质量特征及动态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新兴媒体崛起,报纸的发行和广告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报业的收入大幅度降低,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报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
当前,石漠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科学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尤其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肥力是土壤最重要的生态功能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时期,城市空间容量随着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城市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这两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发展的载体,共同决
1978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导致社会经济、居住空间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导致的居民
摘 要:在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的今天,不论是音乐、文学,还是行为、装置,甚至是最为直观的架上绘画,似乎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目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情感表达;油画;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油画艺术乃至其余的绘画艺术从其根源来讨论就是作者对于事物的理解和对其情感上的表达方式。油画艺术以其独有的魅力,丰富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