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河流绿色廊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绿道,在城乡生态网络构建中发挥着其他景观类型无法比拟的“生态性、统领性、系统性”作用,逐渐成为了决策者和规划者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治理城市河流污染、复兴城市滨水区、满足城市居民与日俱增的精神追求等方面善用的手段和有效的措施。高度城市化的地区,路网通达、交通便利使得城市居民更加方便地到达河流绿色廊道,但这些高连通道路网络对城市生态景观连接度造成了“碎片化一阻隔”等影响,城市景观中“高连通性低连接度”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破解城市河流绿色廊道“可达性与生态连续性”协调发展的难题成为本研究重点探讨的内容,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河流绿色廊道可达性与生态连续性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并提出发展策略,是实现城市河流绿色廊道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河流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对城市河流绿色廊道居民可达性与生态连续性协调发展策略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州河绿色廊道空间可达性研究。从物质设施的角度,将可达性分解成三个方面,首先是苏州河绿色廊道与居民点分布之间的空间可达性,距离作为可达性指标;其次,从苏州河绿色廊道基础设施配套角度,考虑步行、公交和私家车三种模式下的交通可达性;第三,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综合考虑街道网络结构与苏州河绿色廊道的联系性,总结研究区街道可达性等级分布现状特征。第四,以可达性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苏州河绿色廊道内部路径与实地调研情况,划分苏州河绿色廊道可达性等级。最后,结合多元功能需求,从提高居住空间可达性、通行方式可达性、道路实施导向性等方面,对苏州河绿色廊道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第二部分是苏州河绿色廊道生态连续性研究。首先,以景观生态学、河流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城市河流绿廊生态连续性的特征,确定城市河流绿色廊道生态连续性的影响因子;其次,以苏州河为例,构建合理的城市河流绿色廊道生态连续性评价体系结构,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确定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最后,对苏州河绿色廊道生态连续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苏州河绿色廊道生态连续性特征分区及发展策略。第三部分是苏州河绿色廊道居民可达性与生态连续性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运用图示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苏州河绿色廊道居民可达性与生态连续性在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协调发展策略。实证研究表明:①研究区范围内,80%以上的居民到达苏州河绿色廊道的直线距离小于1000米。市区交通可达性和路网整合度明显高于郊区,其中,步行和公交可达较好的区域达到70%以上,以北京路和西藏中路为主构成的道路网络整合度最高。结合多元功能需求,苏州河绿色廊道的建设发展策略:从苏州河全流域角度,协调规划居民利用可达性;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强苏州河绿色廊道与周围商业中心和其他大型游憩绿地之间的可达性。②苏州河绿色廊道生态度水平一般,苏州河绿色廊道连接度水平较差,整体的生态连续性水平一般。在空间等级分布上,苏州河绿色廊道生态连续性出现了苏州河绿色廊道与周围区域、市区和郊区之间的明显差异,其中,生态连续性水平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城乡交错地带,生态连续性水平一般的区域分布在郊区,而生态连续性水平较好及以上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州河绿色廊道内环至市域边界段。从苏州河绿色廊道生态度与连接度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实现生态资源空间分布均衡;加强绿色廊道建设,提高景观连接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连续性特性,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③苏州河绿色廊道可达性与生态连续性的关联关系呈现多样性,并不是单一的“高可达性低生态连续性”关系,还有其他8种关系,总体来说,市区可达性高而生态连续性低,城乡交错地带可达性和生态连续性都属于中等,郊区生态连续性高而可达性低。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空间分析发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居民可达性和生态连续性,例如,城市规划、规划设计与管理、土地利用方式、城乡基础设施布局、空间距离、居民行为偏好和心理感知等。苏州河绿色廊道可达性与生态连续性协调发展策略:整体发展观,统筹城乡苏州河绿色廊道发展;增加节点绿地,以绿道构筑城乡生态网络;从物质设施角度提高居民可达性,实现可达与生态连续性协调发展;从居民行为偏好和心理感知出发,提高居民使用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