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Dicer-Like5突变体的基因定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k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在对水稻品种001进行甲基磺酸乙酯(EMS)化学诱导后,在其后代中出现DCL5突变体植株。该植株表现为外稃部分退化或完全退化为芒状,与DCL4相似,但是与DCL4不相同的是DCL5外稃下部卷曲成回形针;各轮花器官发育退化,雄蕊发育不良,不能正常结实。这种现象不能完全由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来解释,也不能由DCL4 si RNA来解释。为了确定该突变性状的遗传学规律,将DCL5突变体与大粒香进行了正反杂交,在F1代中,发现后代植株均表现为野生型性状,说明该突变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在F2代群体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把实施通识教育、改革通识课程作为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高技能型高职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N学院高职生的调查发现,高职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投入度不高
本研究以二倍体粗山羊草(DD)与四倍体硬粒小麦(AABB)合成的双二倍体 Am6(AABBDD)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特点、细胞学稳定性、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小麦济南 17 进行杂交,构建 F2分离群体,对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进行了 SSR 标记分析。获得结果如下:1、利用形态学和细胞学相结合的方法,从双二倍体 Am6 自交后代中选育出 30 个种质系,它们...
高频再生体系是水稻遗传转化的基础,本实验以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一个高频再生体系,同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为探讨愈伤组织分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 在含2,4-D的诱导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浓度的6-BA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胚的出愈率和愈伤组织质量。253出愈率达到92.9%。此类愈伤组织极易分化
通过研究新疆不同居群芨芨草A.splendens形态差异,利用RAPD技术研究芨芨草居群内与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形态变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遗传变异与居群地理位置、授粉方式、种
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um,2n=6x=42)是禾本科小麦亚族中的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含有许多对小麦品种改良有益的基因。创建小麦异附加系是利用中间偃麦草有益基因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生化和RAPD分子标记对已育成的10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进行了鉴定;同时对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偃麦小偃257的杂交后代BC_1F_1、BC_1F_
本研究自2003.3~2004.9期间,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盆栽鉴定与田间鉴定试验相结合,从生育、形态、生理生化及产量性状等方面,对玉米不同基因型材料(自交系、杂交种及杂交组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