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虚劳”病证从古至今包含疾病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现代医学认为一些慢性消耗性和代谢性疾病均可纳入虚劳范围,如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恶性肿瘤后期等。因此,一些难治性或病因不明,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为主要病机的疾病,皆可归于中医“虚劳”病证的范畴。中医“虚劳”作为出现较早的病名之一,相关记载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书中关于“虚”“损”“劳”等的论述为“虚劳”病证的产生创造了契机。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将“虚劳”列为病名单篇论述, “虚劳”病名由此确立,其从脉、证、方全面论述“虚劳”,成为认知和治疗“虚劳”的典范。隋唐时期医家对“虚劳”的症候分类奠定了后世医家对“虚劳”的认知基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定义“虚劳”为五劳、六极、七伤总称,列虚劳病的七十五种证候。宋代医家在《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著作的基础上详述“虚劳”方药,并对其病证名称进一步分类,出现“风劳”“冷劳”“气劳”“热劳”“气劳”“急劳”等病名,与此同时,妇、幼“虚劳”也备受重视, 《太平圣惠方》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褥劳”病名, 《幼幼新书》中则出现小儿虚劳专病“疳劳”病名。至此,中医“虚劳”相关病名基本确立。金元时期医家对虚劳的认识以医家思想偏重为特点,其中刘完素“虚劳上下传导”为著,且出现第一本虚劳专著《十药神书》;在此基础上明清医家对“虚劳”认知渐成熟,出现较多对“虚劳”因机证治上的独到认知,随着《红炉点雪》《理虚元鉴》《何氏虚劳心传》等“虚劳”专著的产生,医家从病因病机、方药证治、病后调理、养生预防等角度论述此病,使得中医“虚劳”理论也逐渐完善。时至今日,中医“虚劳”理论不断发展,成为许多重大疾病诊疗的重要参考。本研究对中医“虚劳”的源流进行系统梳理,论述从《黄帝内经》时期至清末中医“虚劳”理论学术内容的发展,对“虚劳”关键性定义、理论的产生进行归纳、总结。从疾病源流、概念内涵、因机证治、调治养生、妇幼虚劳特点与现代相关疾病联系等方面,分析中医对“虚劳”病证的认知,得出以下结论:1.中医“虚劳”病证概念内涵在演变中逐渐完善,早期不分虚损轻重和疾病传播特点,把虚损性疾病统称为“虚劳”,而后提出疾病由“虚”至“损”,又至“劳”的发展过程。“虚劳”概念内涵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虚劳”是疾炳名,指以机体脏腑气血阴阳津液亏损为病因病机的疾炳总杯,包含“虚损”和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痨瘵”“劳瘵”“传尸”等。狭义“虚劳”不具有传染性,以脏腑阴阳气血精液亏损为病因病机,产生诸多病理变化而致病症众多,病位常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类疾病总称,常具有由虚至损至劳的发展过程,病程较长,可由“五劳”“六极”“七伤”等概念组成。现今对“虚劳”的论述多为狭义虚劳。2.中医“虚劳”因机证治理论不断发展,宋以前多从总论脏腑虚实分析“虚劳”,宋以后出现从气、血、阴、阳之虚与具体脏腑关系论述“虚劳”因机证治。且“虚劳”证治以补益温阳为基本法则,而滋阴、祛风、祛瘀化痰等方法在“虚劳”日久的患者中应用更加广泛。3.妇、幼“虚劳”具有其各自特点。女性虚劳以气血为本,多与肝、心、脾相关,其中又因室女、妇人而有所不同。室女虚劳多因情志郁结而致闭经引起“虚劳”,妇人多因产后气血大亏,易于外感或劳伤而致“蓐劳”。幼儿虚劳则称“疳劳”,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而致,与肾、脾关系密切。4.中医“虚劳”包含病证广泛,现代多种重大疾病中后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一些代谢性疾病可归为中医“虚劳”范畴。其诊疗方法、疾病预后及防治调养等可随病证不同参考中医虚劳相关内容。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虚劳”所包含的疾病谱也在发生改变。5.现代人“虚劳”的特点,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起居无时、色欲过度等因素而致,实为安逸之人苦竭心力而成脏腑虚损状态,阴虚和虚兼痰瘀成为现代人“虚劳”的重要病机,治疗时应补益兼疏导,详辨病证虚实。6.调摄对“虚劳”防治和预后有重要作用,可归纳为“心神合一”“形神合一”“动静结合”“食养结合”“治养结合”等几点法则,从怡情养神、修心养性、合理运动、健康饮食、积极防治等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