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如何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交通领域中重要课题之一。城市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与有限的道理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何找寻缓解这对矛盾的方法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所在。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其核心是有限的道路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问题。本文从公平的概念出发,研究在以人或物为运输目标的前提下,道路资源的配置问题。 本文提出交通公平的定义,并对交通公平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公平评价的内容和相应的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建立交通公平的评价体系。为体现公平的内涵,本文将交通公平定义为在有限道路资源条件下,为出行者提供对出行目的可达性的均等,即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别存在,交通公平的含义是机会公平而不是结果公平。基于交通公平的内涵,这里将交通公平分为横向公平、纵向公平,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考虑弱势群体的出行,将纵向公平进一步分为:关于收入与社会等级的纵向公平和关于出行能力与需求的纵向公平。基于交通公平的分类,本文将交通公平评价分为交通方式公平性评价与交通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对于交通方式的公平的评价主要考虑交通方式的单位道路资源的可达性与交通方式的外部成本为进行公平性比较的指标。本文选取公交方式和小汽车方式进行横向公平的评价。对于公交方式的单位道路资源的可达性,在分析美国公交通行能力手册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公交方式运力的新方法。对于小汽车方式所引起的外部成本,本文通过使用交通流理论和边际成本的概念,提出了量化外部成本的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实例计算。最后以北京市二环路为实例,对两种交通方式公平性评价进行了实例分析。 对于交通政策的公平性评价本文采用Before-After方法对公交政策的预期效果的公平性进行了比较,在对交通政策的横向公平进行量化,本文使用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价了各种方式占有道路资源的公平程度。对于关于收入与社会等级的纵向公平和关于出行去需求与能力的纵向公平,本文通过定性分析给出了定性的评价,并以北京市快速公交项目为例,进行了交通政策公平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