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以一代哲学家开阔的视野和亲身不懈的奋斗实践了其解放学说,是哲学史上唯一一位自始至终能把理论与实践亲密结合与践行的实践家,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耗尽了其毕生精力。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为出发点,以生存论存在论为理论基点,终止了传统哲学对永恒价值的“天国”的追求,立足于社会的现实的层面,以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来解决人的由有限存在到无限本质的跨越问题。人的社会关系、人自身的解放归根结底在于经济关系的解放,在于生产的解放、生产方式的解放。本文通过对生产方式各个环节的详细解析来剖析马克思人的奴役与解放观点,进一步深层的阐述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当下的生存状态之所以扭曲,其原因不是因为劳动者与既定制度的结果存在冲突,而是与既定制度的存在基础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完成人的自身存在本质的完整复归,真正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经济解放的基础上实现精神文化的全面提高,在整体社会全面实现变革的基础上,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生产领域中,必须解除不合理生产方式下人的自我本质定在对自我的否定,加强商品生产过程及货币使用过程中人的感性对象化与生命意向性,把个人真正纳入到生产的交往关系中,扬弃社会关系的物化,以达到生产活动与感性生命存在的统一。分配领域中人的本质的失却现象延续,因果联系使得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对分配的不合理性有着直接的传导作用,要彻底改变生产方式,实现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公有,才能实现劳动价值的合理分配。交换领域中,人的“是者”主体地位进一步流失,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其实质是人把自我的本质交付于货币,人作为历史主体的社会发展规律被打破,于是出现了社会整体环境下财富积累与贫困加剧的矛盾不可调和,必须结束交换价值对人的束缚,才能解放人类自身。消费领域中个人的存在本质完全丧失,社会消费力不足与资本膨胀的矛盾无法去除,必须解除分配的不合理性才能实现消费力的提升,以实现人类自由。最后,本文阐述了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人生命活动内在规定性的限制,生产方式必须与社会历史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只有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促进人的本质定在的完满复归,真正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本文在马克思经济领域的精辟见解基础之上,对人的存在本质进行了哲学的再思考,对生产方式每一环节中人的外在束缚与内在释放性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解读马克思人的奴役与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