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水下湿法焊条电弧焊作为最经济实用的水下焊接方法应用的最为广泛。湿法水下焊接最常见的缺陷是氢致裂纹和焊缝成形差,而焊缝成形性较好的埋弧焊技术由于环境及设备的原因未能应用于水下焊接。现有的水下焊条对药皮的保护要求严格并且使用前需要去除引弧端的防水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埋弧焊原理研制了多股同心药芯水下焊条,通过在室温下进行陆上和水下平焊试验,焊后对接头组织进行观察和硬度测量,与现有的普通焊条THJ422和水下焊条TS202焊接接头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这种新型焊条的特点及确定最优焊药比的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水下湿法焊接中,自制焊条电弧稳定性稍低于TS202,药芯焊丝数目增加,焊药比减少,电弧稳定性逐渐提高。在相同参数下,焊药比减少会增加焊缝成形系数,自制焊条与TS202的焊缝成形系数数值相差0.02-0.36。试验得出的最优焊药比范围为70%~77%。2.与TS202相比,自制焊条的焊缝宽度增加1.1~2.2mm,熔深增加0.1~0.6mm。而在余高的数值上,自制焊条要稍低于TS202焊条。3.金相分析中,自制焊条随着药芯焊丝数目的增多,在焊缝中,组织内的马氏体减少;在过热区,粒状贝氏体组织增加;在细晶区,自制焊条的晶粒大小不均匀。对硬度曲线进行分析,在焊缝区,TS202的硬度值最高,平均硬度为338HV,自制焊条随药芯数目增加,焊缝区的硬度值由280HV下降到192HV,但是都高于母材硬度。焊接接头最高硬度值出现在粗晶区,数值变化无规律。4.药芯焊丝数目增多,电流需适当提高。焊条的长度随焊丝数目增多而减少,目的是在制造过程中增加焊药的致密性,减少气孔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