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水墨人物画语言演变研究(20世纪初至2016年)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语言演变这一20世纪典型的“中西融合”美术现象,以历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研究影响其发展演变的相关因素及其不同阶段的风格特征,以求得把握其语言演变的规律之所在。写实水墨人物画在其创立伊始就伴随着社会环境、文化思潮、政治氛围等诸多外力的交织互动,其语言演变既脱胎于上述外力同时又以自身的具体形态反馈于它们。写实水墨人物画这种自身规律的内在需求与历史发展外力作用的动态关系始终存在只是由于历史语境的不同关联程度强弱有所区别罢了。本文依据其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萌芽期(20世纪初——1949年):在“引西入中”的浪潮下,写实主义的造型手段介入中国画的语言结构,写实水墨人物画应运而生,人物写实造型增强但传统笔墨意趣缺失。勃兴期(1949年——1966年):尽管经历了数次文艺政策的变更和有关中国画的论争,但最终建立起与中国画自身规律相适应的造型基础,写实造型与传统笔墨得以相互调和。异化期(1966年——1976年):在极端狂热的政治运动中写实水墨人物画沦为“图解政治的工具”,其语言特征也未能免于“文革美术”的流弊,打上了特殊时代的典型印记。革新期(1978年——2016年):文艺政策的开放,西方现代艺术的涌入,致使各种艺术思潮风起云涌,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语言萃取不论“中西”,不分“新旧”形成了多元互补的新格局。概而言之,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语言演变既是其发展自律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环境、文化思潮、政治运动等外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这一命题的分析研究可以厘清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相关概念,发掘其语言演变的驱动力,把握其语言结构的时代特征并为其今后发展、变迁提供可资参照的基本依据。
其他文献
造型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演进,从简单的上古岩画逐渐地丰富和发展,衍变成了由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共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艺术家族。而绘画艺术中造型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投入的能源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中期,位于欧洲、北美洲等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关于建筑
本文着眼于北宋文人画思潮的背景,探讨郭若虚"气韵非师"说的思想渊源及与其他文人画理论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心印"说、"神会"论、"人品"论的理论背景及历史内涵.并且认为,"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意思就是说,不要忘记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管走了多远都要珍惜一起度过的岁月。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当前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的建筑工程中,水泥地面起砂一直是建筑工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
新疆克拉玛依,以盛产石油和名贵稀有的金丝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和收藏者。首届以“聚贤石油城,论道金丝玉”为主题的《金丝玉产业发展论坛》和琳琅满目的金丝玉精品展,
期刊
目的 探讨地震应激对胎儿成人后的情绪影响。方法 采用 Hamilton抑郁量表盲式对地震暴露组与对照组进行抑郁情绪的评估。结果 暴露组的胎儿成人后 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驱动力,实现“双中高”的中流砥柱。解决新的阶段性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