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国外医学界对肺音发生与传播、肺音检测与处理、肺音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主要
<正>《六经方证中西通解》(简称《通解》)为晚清巴蜀名医唐容川遗秘之籍,1984年初始行于世。其阐发六经,中西汇通,颇多创见,立方用药,善体察药形气化,以类相从,独具特色。兹
<正>中医皮肤性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实践与探索,逐渐从中医外科领域中分化出来,向独立学科方向发展的学科。中医皮
会议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反映了他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爱情伦理观念。莎士比亚认为爱是青春水到渠成的产物,它不会随着时间、境况的变化而变化。从爱情伦理上来说,两个相爱的人应该是相
在流动的气体或液体中,流速大处压强小,流速小处压强大——伯努利定律。我们用简单易得的物品做了三个教具,来做三个有趣的实验,印证了这一定律,使学生即开了眼界,提高了学习兴趣,又
为提高秸秆利用率,针对秸秆饲料的粉碎加工,设计一种锤片式秸秆粉碎机,主要对粉碎机结构进行设计,同时对关键部件进行分析。建立锤片的力矩平衡方程,得出影响锤片平衡的主要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景观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景观服务的价值是实现人、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论文
主要阐述了环氧复合绝缘子的自动压力凝胶(APG)工艺技术,重点分析了APG工艺对环氧材料和模具的要求、材料预处理及成型温度和压力设定,并提出了环氧复合绝缘子在制造中常见的
为研究某山区公路桥梁空心薄壁墩和双柱墩的抗震性能,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整体结构空间模型,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了静力推覆和基于纤维单元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益生菌胶囊辅料及其前处理的初步方法;方法:分别测定各辅料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通过对比结果,选择出合适的辅料及其前处理的方法。结果:麦芽糊精DE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