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PARP1表达的影响,揭示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后PARP1表达抑制而起到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雌性Wistar清洁级大鼠22 0只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1只;各组再分为6h、1d、3d、7d、14d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1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按(BBB)标准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组织PARP 1的表达。结果:1.电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BBB评定结果表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分值未改变。电针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动物死亡的危险性低于药物组。2.电针对PARP-1全长、PARP-1裂解片段表达的影响(1)PARP1全长:在假手术组阳性细胞有表达。在模型组,伤后6h开始表达,伤后1d最高,3d、7d开始下降,14d表达量降到最低,且在1d、3d模型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1d、3d,药物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在3d,电针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由此可见:电针组表达量高于药物组,可以看出药物组疗效优于电针组。(2)PARP-1裂解片段:在假手术组阳性细胞有表达。在模型组,伤后6 h升始表达,伤后1d最高,表达量在3d、7d、14d开始下降,且在1d模型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1d、3d,药物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在1d、14d,电针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由此可见:电针组在6h,1d,7d,14d表达量低于药物组,可以看出电针组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1.电针能明显促进A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2.电针能明显降低ASCI大鼠脊髓损伤段PARP1全长及裂解片段的表达,从而说明电针在ASCI大鼠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