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西客家村落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防灾策略,而随着西方现代机械防灾规划的直接引入,却割断了闽西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得闽西传统的防灾策略受到冲击与破坏,造成水土不服,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霞村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中防灾策略的研究,挖掘其独特的生态防灾经验,将补充闽西客家地方性民族知识文化内容,拓展客家土楼建筑研究的学术视角,同时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闽西乡村防灾规划体系具有启发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复杂科学理论、生态学、灾害学、风水学、行为学等相关学说,采用文献资料收集、乡村田野调查、图表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代机械防灾规划对比,霞村古村落在空间营造上具有有机的防灾规划策略。围绕此中心观点,全文展开以下三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从区域防灾规划的层面研究闽西客家古村落的有机防灾特征,发现受到传统防灾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制约影响,与现代新农村统一化标准化的防灾规划体系相比较,客家古村落在复杂的山体环境中呈现了多样化自主化的的区域防灾规划特点。第二部分,主体研究,从霞村客家古村落的总体防灾规划和专项防灾规划两个层面来揭示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的有机防灾策略特点。总体规划层面包括形成过程、表现价值、产生原因三部分。首先通过研究,看到霞村的防灾规划是一种自组织演变的,在社会与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下,经历了由简单枝状到复杂关联网络结构的过程。其次,具有主动整体的防灾考量、多样生态的防灾措施、动态演变的防灾规划三个活态表现价值,在应对灾害时有很强的生命力。还有历史的演变叠加、大众主导的防灾建设主体及多元媒介的防灾教育是促使防灾规划形成的复杂成因。专项规划方面,结合三个主要灾害来剖析霞村在应对灾害时具体的有机防灾策略,总结其缓冲应对、多元利用的生态防灾特点。第三部分,当代启示,对当代标准机械化的新村建设给闽西客家带来的自然生态破坏、灾害危险加剧、地域文化趋同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闽西客家有机防灾策略的未来复兴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