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有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将有50%的人居住在城市,2050年则有75%的城市居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将达到50%及以上。而城市在给人类带来方便快捷的都市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一方面,随着人类科技发展领域的延伸,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复杂,城市潜在的威胁因素不断增多,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都或单一或耦合地影响着城市公共安全,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空前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事故与灾害发生频度与强度均呈增大趋势,损失也日益严重。由于早期的粗放型管理,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各种工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频发;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城市的人口、社会财富、基础设施等相对集中,一旦城市发生事故灾害,往往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且事故灾难的发生往往有群发性、交叉性,极有可能诱发二次灾害,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包含着城市公共安全的同步协调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等的关系,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安全条件,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步协调发展,则需涉及众多因素。城市公共安全不再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工业灾害等各种灾害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涉及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复杂开放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新世纪备受推崇的发展观,在处理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等复杂关系中应用较广泛,可为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提供新视角。结合城市公共安全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展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重大。
而现阶段学术界对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战略层面,本文针对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展开调研,在对相关基础理论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组成、结构、特征、目标等进行分析,并对其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内涵、主要学科方向与研究内容等基础理论进行总结综述,探讨了系统科学为二者的理论结合点。
(2)针对目前对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战略层面的现状,运用系统理论对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系统的目标层次结构分析了系统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协调性,并从系统结构与系统目标的角度建立了系统量化的概念模型,为从理论上实现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3)用系统动力学法对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反馈分析,绘制了反映系统内部结构的因果回路图,得出了系统主要的反馈链,为深层次探索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运行特征提供了依据;并在因果回路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系统存流量图,尝试用dynamo语言建立SD仿真模型,从而给出了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思路。
(4)针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主观因素及模型测算法不考虑权重的状况,提出了综合AHP与模型测算法的改进的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即对指标层、领域层可持续发展位的计算采用AHP法,对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采用模型分析法;针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和模型测算法在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的计算上,指标的选取往往不能表达协调度的内涵,采用拟合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发展位较符合线性分布的协调度计算方法。
(5)结合泉州实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改进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泉州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