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胺类药物在治愈细菌感染方面是最有效的化学治疗试剂,因此磺胺类药物与金属离子的合成近几年受到极大的关注。磺胺类药物具有抑菌性能,其药物学活性通常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而加强。例如,在治疗典型的烫伤和烧伤中,磺胺嘧啶与银的配合物有更佳的疗效。磺胺嘧啶与锌的配合物能阻止烫伤和烧伤中细菌感染。这些配合物的疗效并不仅仅依靠金属离子(Ag(Ⅰ)或Zn(Ⅱ)缓慢释放),而是主要依靠金属离子所键合点的性质。本文以六种有机磺胺类药物为配体与金属离子作用,合成了十五个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研究了它们的谱学性质,并试验了其对DNA的切断作用,其中两种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具有切断作用。第一章:磺胺甲基异噁唑与Co(Ac)2·4H2O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单核配合物CoC30H34N8O6S2 (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 =9.0045(13)A|°, b =9.8632(14)A|°, c=10.4321(15)A|°, α=84.271(3)°,β=77.933(3)°, γ=86.125(3)°, V=900.5(2)( A|°)3, Z= 1, Dc=1.464Mg/m3。中心金属离子Co(Ⅱ)为六配位的微畸变的压扁的八面体结构。两个吡啶N原子和两个异噁唑N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两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沿轴向键合。分子间氢键O-H…N 、O-H…O 、N-H…O使分子形成二维网络结构。磺胺甲基异噁唑与Ni(Ac)2·4H2O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配合物NiC30H34N8O6S2 (2)。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2的结构与配合物1具有相似的结构。磺胺喹啉与Co(Ac)2·4H2O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配合物CoC38H32N10O4S2(3)。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0.6910(6)A|°, b=11.1039(5)A|°, c=18.1880(14)A|°, α=77.772(7)°,β=80.975(7)°, γ=63.957(5)°, V=1890.9(2)A|°3, Z=2, Dc =1.433 Mg/m3。中心金属离子Co(Ⅱ)为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它与六个氮原子配位,通过与来自两个吡啶的两个N原子和来自两个磺胺喹啉4个N原子结合,形成六配位结构,其中两个磺胺喹啉的4个N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Co(II) 配位构成赤道平面,而两个吡啶的两个N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沿轴向键合。配合物中两个磺胺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