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太原市高中田径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sen_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课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项目之一,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最主要的是由于田径运动对于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进健康、加强体质和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尤其是对提升学生速度、耐力、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是其它体育项目所不可替代的。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田径课教学正逐渐的朝着情感、认知、技能全面发展方向迈进。  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高中体育教师、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田径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  (1)师资方面,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女体育教师偏少,学历和职称均有一定的提升;教师基本已经能系统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但却存在着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办法,以至于学生目前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度不甚理想。(2)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数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关注于动作完成的质量,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化和枯燥化,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田径课的积极性。(3)教师主要依靠自身擅长田径项目和教学经验来选取教学内容,缺乏根据育人目标大胆创新,灵活设计的田径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已经开始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自练能力和交往合作精神等方面作为辅助的评价标准。(4)目前在学生学习方式大部分还是被动、应付性的接受教师的指导。  通过对太原市高中新课标在背景下田径教学现状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通过进修和培训来提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将新的课程标准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2)教师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田径竞技化教学观念,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安排田径教学内容,进而逐步的提升田径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评价方式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逐步的向多元化方向迈进,注重对综合素质的评价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的考察。(3)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不断丰富田径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使得组织形式生动活泼多样,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新颖多变,并敢于打破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对田径课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  
其他文献
根据送电线路基础的受力特点,采用快速循环维持荷载法对人工斜掏挖角钢插入式基础在上拔-水平力和下压-水平力组合作用的2种不同工况下地基土与斜立柱基础间共同承载、相互作
对3组46个不同材质、埋深、锚固方式的角钢斜插式基础的抗拔试验研究表明:无锚固件时,角钢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随着荷载的增加逐渐向基础深部传递,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取决于角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