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法国力图重返印度支那,恢复战前的殖民体系。但是受到了越南民族主义者的反抗,其中最有力的民族主义组织是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由于谈判失败,双方于1946年爆发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起初,战争的双方都没有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持,但战争的局势因为新中国对越南的援助而发生改变。新中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承认以及援越抗法政策,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很快作出反应,承认了法国扶持的保大政权,并开始对法国提供大量援助。这场殖民战争由于受到亚洲冷战的影响,出现了冷战两大阵营的身影。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亚洲冷战局势的紧张,印度支那俨然成了东西方较量的另一个战场,并成为美国防止中共向东南亚扩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堡垒。可以说,在印度支那战场上,中国通过援越抗法政策、美国通过援法反共政策进行间接的较量,比起直接较量的朝鲜战场,这里所争夺的似乎更为重要。不仅仅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双方阵营对东南亚的争夺,并使新兴国家面临走哪条道路,学习哪种社会制度的问题。1953年,随着苏联政策的调整和朝鲜战争的停战,冷战形势出现缓和,印度支那战争也出现和谈的机会。美国试图组织联合行动阻止日内瓦会议召开,而中国则借助国际舆论对和平的支持,力促达成日内瓦会议协定,停止了在印度支那的敌对行动。主要说来,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突出冷战对于一场殖民战争的影响,从印度支那来看东西方阵营在第三世界的争夺。同时,这篇论文还强调了美国力图恢复与苏联的均势,针对新中国作出了一系列遏制防御政策,而新中国在亚洲冷战中起到重要作用,力图冲破美国的包围,支持亚洲人民革命。此外,通过中国援越抗法和美国援法反共的政策,简要比较了一下东西方阵营内部相处形式的不同。本文主要分成六个部分:第一章,交代了战争爆发的原因、背景以及前期发展;第二章,强调了新中国成立对于印度支那战争的影响;第三章,突出了中美等外部势力对战争的影响,以及战事发展的情况;第四章,强调冷战缓和使印度支那战争出现和谈的机会;第五章,日内瓦会议达成印度支那停战协定,以及远东冷战格局最终确定;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讨论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