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古装片”这一在早期电影形态中较为能够代表历史题材影片的类型作为切入点,是研究中国早期电影在商业化进程中的一次崭新梳理,分析古装片这一类型影片的发生、发展演变、类型特点等相关元素,以每一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艺术表达的合力对其的影响作为论述核心,较为完整的梳理中国早期电影从19世纪末到1945年前后关于该类型电影的整体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古装片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旧中国所呈现出的文化救国的特殊身份,也可以看到该类型发展的自身属性。因而文章以时间为纵向线索,构成古装片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与此同时以横向为微观切入,根据其自身发展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历史分期与理论解析,在历史的纵向建构上完成微观的电影史学实践。横向解析不仅包含了在一定时期内古装片或发生、或繁荣、或消寂的内在原因,也包含了在该时期内古装片所呈现出的类型特点和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试以商业类型影片工业化发展的某些理论性观点进行观照,以期完成一个较为清晰、详实的古装片在中国早期电影发展支脉中的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