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普遍的看法认为过度的金融市场化和松弛的政府监管是这次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如何评价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否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金融支持,金融体制改革下一步的道路应该往那个方向走,成为了目前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在对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及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了政府金融控制这一新的观察视角,认为政府在对金融控制的前提下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导致市场化改革效果偏离其预设的轨道,即金融控制下的市场化改革会面临“金融资源配置悖论”和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悖论”。金融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能并不明显。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本文在考虑金融控制的基础上,对现有金融市场化测度的方法和指标进行了改进,采用相对比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资本市场自由化、金融中介自由化和金融开放程度三个方面重新构建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指数,并进一步构建了总的金融市场化指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上述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三个方面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市场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对外金融开放等衡量金融市场化的各个方面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反而是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在较大程度上支持了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两个悖论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