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片类药物依赖急性戒断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是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本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等研究成果,采用生理、生化、等手段从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探讨了阿片类药物依赖急性戒断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尤其是与肝脏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理论研究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生物体的生存需要非常复杂的动态协调平衡,也叫“内环境稳定”,它经常面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紊乱力量的挑战,或称“应激源”的刺激,或受其直接威胁。1936 年,HansSelye 借物理学中“应激”一词,定义了发生于重病人的特定的精神和生理变化,认为是机体“过度延长适应性反应”的结果,称为“应激综合征”。发展至今,应激学说已经成为一种整体生理和病理学的新理论,有关应激的研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领域中占据了十分显著的位置,大约 75%~90%的疾病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因此,研究应激的动物模型和能够较直接显著影响应激的药物,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已建立了多种应激动物模型。应激源的种类非常广泛。化学因素如乙醚、苯异丙胺、阿托品、吗啡等 。阿片类药物依赖急性戒断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功能障碍和神经内分泌紊乱。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变化,中枢神经递质对机体应激时的反应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对中医肝脏功能实质研究进一步表明,肝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机体应激状态下导致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异常等密切相关。从中医理论来看,肝的生理功能对于机体的应激可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1 肝主疏泄:肝脏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反映了肝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1.1 调节气机:气机是指人体内部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这种运动维持着体内各个脏腑、及相关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当机体受到应激源的刺激时(如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综合征),首先会引起气机变化。此时,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且机体变化尚未超过肝的调节范围,则可以调节脏腑气机使其恢复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或机体的气机变化超过了肝的调节范围,就会使机体气机紊乱,进一步导致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疲劳或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气机紊乱则影响清阳不能正常出于上窍,则涕泪皆出。清阳不能正常发腠理则会出现骨痛骨痒等奇怪症候。1.2 调畅情志: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与肝脏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心理活动中的非自<WP=5>2 急性戒断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探讨和实验究主的成分(如情绪)。情志活动以五脏功能活动为基础,而五脏的功能活动又有赖于气机的调畅,故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精神舒畅。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一可因肝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引起情志活动的抑郁,常出现,焦虑,抑郁,失眠多梦,久郁化火则急躁易怒,易激热,甚至自残等。1.3 调节气血、水液等:肝主疏泄的功能对气的运行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到血的运行和水液的输布代谢。又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脾胃正常升降的前提,《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乘脾则出现腹泻。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虚则水谷运化不力,久则导致痰饮泛滥。痰随郁火横行周身亦会出现全身走窜疼痛,全身如蚁咬等怪异症状。此乃“百病皆由痰作祟”。2 肝主藏血:肝脏能够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素问·五脏生成论》云:“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藏血是肝脏许多生理功能的基础。尤其是肝调节血量的功能,与应激学说中人体在应激状态下血液重新分布的过程密切相关。因此,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对于应激状态下物质能量的合成代谢,进而满足机体适应性反应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看出,中医的肝脏理论可应用于阿片类药物依赖综合征的治疗。实验研究 许多证据表明急性戒断综合征可使机体产生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障碍。本实验采用目前通用的吗啡依赖实验动物模型制造大鼠模型,观察了动物行为学以及内分泌、免疫等多项指标,并且探讨了虎门合剂对此种应激的调节作用。结果如下:1 动物行为学研究:1.1 吗啡戒断大鼠鼠尾悬挂实验中,大鼠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倒挂状态,试图通过挣扎来改变现状。若大鼠感到改变现状的希望渺茫,欲放弃努力,便会减少或停止挣扎,表现为不动状态。由于大鼠狂躁时挣扎次数亦会增加。故此两指标可反映大鼠体力与心理两方面的变化。由实验结果看出,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挣扎次数显著增多,表明该模型动物处于心理抑郁和躁动状态;中药组较之模型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挣扎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表明中药可对抗造模所产生的心理抑郁和躁动状态。西药组在改善此状态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