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化学两级反应系统去除硫化氢是一项环保、低能耗的新型硫化氢脱除技术,怎样将该技术推向工业化应用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然而该技术在成功应用前,还存在难以持续循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化学两级反应系统去除硫化氢是一项环保、低能耗的新型硫化氢脱除技术,怎样将该技术推向工业化应用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然而该技术在成功应用前,还存在难以持续循环运行和硫沉淀难以去除两个关键难题未能解决。本研究将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硫化氢脱除系统进行了中试研究,并对中试工艺进行了优化,拟解决难以持续循环运行和硫沉淀难以去除两个关键难题,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采用柠檬酸作为铁离子螯合剂降低铁矾含量,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案,得到了铁矾含量低,铁离子浓度较高、菌体氧化速率不受影响而脱硫能力显著高于9K培养基的反应体系组合,该组合的组成条件是:pH 1.63,初始二价铁离子浓度13.42g/L,柠檬酸浓度1.69g/L,(NH4)SO4,1g/L;K2HPO4,0.3g/L;MgSO4·7H2O,0.5g/L;KCl,0.1g/L;Ca(NO3)2,0.01g/L。第二,研究了常温下氧化亚铁硫杆菌BY-3的保藏方法和保藏条件,保藏时间在十天以内时,任何一种保藏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保持氧化亚铁硫杆菌BY-3的活性。保藏时间大于一个月时,保藏效果为:中性水>新鲜培养基>1:1的新鲜培养基>直接加入完全氧化9K培养基>pH为1.8的基础无机盐>调至pH为1.8的完全氧化培养基。第三,探究了硫化氢脱除过程中硫单质沉淀的形成特性和再利用研究,脱硫过程中,形成硫磺颗粒较小,小于1μm,但随着硫磺的聚集,硫磺颗粒会形成1-10μm稳定的颗粒形态,难以更进一步形成较大的颗粒。其中大于90μm的颗粒属于铁矾颗粒,其比例约占10%。硫沉淀在应用于培养硫氧化细菌,取代工业硫磺作为培养基时,能够显著增加菌的生长速率,减少其培养所需的时间。第四,探究了硫沉淀对反应系统的影响。在生物反应系统中,当硫磺浓度高于2g/L时,菌铁氧化活性受到抑制;pH的降低会使得菌对硫磺利用进一步增强,铁氧化活性得到进一步的降低;增加铁离子浓度,能够提高菌对铁的利用能力。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菌体会在没有氧气供应的条件下,利用三价铁离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对硫沉淀进行氧化,降低反应体系的pH。第五,设计和制造了硫沉淀去除装置并探究了该装置的硫沉淀去除效果,试验表明去除效果明显,硫沉淀通过过滤层时,能够截留40—60%的硫沉淀颗粒;保持该装置静置1小时,能够去除60-80%,静置4小时后,能够将脱硫液中的90%硫沉淀去除。第六,优化了脱硫工艺,将化学反应系统设计成两串联反应系统-高浓度硫化氢去除反应系统和低浓度硫化氢去除反应系统,该系统能够100%的去除硫化氢以及更加有效的回收硫磺副产物。
其他文献
当今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以列车提速和新建高速铁路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其中众多线路需穿越膨胀土分布的地段。膨胀土作为铁路路基,在列车长期循环荷载和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变形、稳定问题难以保证,给铁路健康运营埋下了安全隐患。本文以此为背景,选取兖石线膨胀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含水率、振动频率、围压、动应力对膨胀土动强度、临界动应力、累计塑性应变、累计孔压等动力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本文利用高压烧结法合成了Al_4Cu_9准晶近似相与Cu_3Sn调制结构相,主要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结合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其晶体结构。此外,从拓扑学角度分析了一些与Al_4Cu_9和Cu_3Sn相关的富铜相的本征构建单元。首先,利用高压烧结法合成了Al_4Cu_9块体样品。在样品析出物中挑选合适的单晶颗粒后,利用四圆单晶X射线衍射仪收集衍射数据,利用APEX3软件解析和精修了Al_4Cu_9的
由于结构开孔可以有效耗散波浪能量、减小结构波浪力,穿孔结构物在海洋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建立一套高效、准确的穿孔结构物水动力分析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旨在基于频域势流理论建立浮式穿孔结构物的水动力分析模型。在穿孔结构物附近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流动分离,直接模拟较为复杂。通常使用穿孔壁面匹配条件,即壁面两侧压力变化与法向流速的关系,来描述穿孔壁面对流场能量的耗散。本文首先对穿孔壁面匹配条件进行了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无人驾驶汽车成为当今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主流趋势。无人驾驶汽车为了能够在道路上安全行进,需要对道路上的信息作出精准的判断。当无人驾驶汽车遇到交通拥堵、信号灯失灵等状况时,需要通过交警来指挥其行进,此时无人驾驶汽车能否快速准确的识别出交警手势显的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交警手势识别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解决了复杂动态背景下交警手势检测难的问题以及交警手势类内冗余动作多、类间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仅凭柴油机技术已经无法满足IMO TierⅢ排放要求,这时天然气以其优秀的排放特性在船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低速机市场,温特图尔公司的X-DF系列双燃料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技术,不需要任何后处理装置就可以满足IMO TierⅢ排放标准,但是受到爆震特性的限制其做功能力有限,该系列低速双燃料发动机的最大平均有效压力为1.73MPa。本文对该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优化,在保证爆震特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科学文献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导致研究人员在寻找高质量文献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了帮助研究人员更方便的挖掘高质量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科学文献影响力的评估与预测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方法通常基于文献被引量进行影响力评估。然而,这些方法将所有引用视为同等重要,忽略了文献的影响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被引与施引文献间的主题相关性、发
近年来国内独柱墩桥梁倾覆事故频发,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桥梁工程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并对桥梁倾覆破坏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2018年,我国交通运输部颁布实施了新的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其中对整体式截面简支梁和连续梁桥的横向抗倾覆稳定系数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大多数分析研究成果及上述规范的计算理论和方
随着核技术在科技上的快速发展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核电泄漏事故层出不穷,核电的安全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及时、妥善地处理进入退役阶段的核设施是我国能否顺利发展核电的前提。尤其是对废弃核设施安全壳的处理,作为核设施的保护屏障,安全壳具有体积庞大、外壁极厚的特点,安全壳的拆除是解体工作的关键一步。因此,如何安全且高效地拆除安全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源自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
船舶在建造期间,由于焊接、坐墩、吊装、设备上舰、日照及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结构的变形不可避免。相较于民用船舶,水面舰船建造期间的结构变形不仅影响其建造精度和质量,同时还严重影响舰载武器系统及航空保障系统的校准。为了提高我国水面舰船的建造精度,掌握典型荷载或工况下结构的变形规律,保证舰载设备与系统的精度校准,论文对舰船建造期间的焊接变形、分段吊装、全船和总段坐墩的变形预报方法及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研
环形锻件是一种涉及材料多、量大面广的重工业零件。由于环形锻件常处于工作时间长、高温、高压、高转速、高低频振动综合作用的恶劣环境中,因而对锻件质量和精度的要求都十分苛刻。锻造过程中不仅要施行优良的环形锻件锻造工艺,更对环形锻件的在线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测量精度的高低间接决定了环形锻件产品的优劣。异形截面环形锻件作为环形锻件分类的一种,其轧制变形复杂,要通过环件轧制工艺生产,必须从轧制毛坯、轧制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