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36例胃癌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术前收集外周血2ml;选择术后30天,门诊复诊,经检查恢复顺利(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进软食,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的病人18例,与术前配对,收集外周血,以CD14-/CD11b+/CD33+/HLA-DR-作为MDSCs的表面标志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所占的比例,分析MDSCs的比例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SCs占(0.22±0.08)%,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复诊者外周血MDSCs所占比例分别为(1.94±0.31)%,(1.16±0.21)%.胃癌患者与对照组MDSC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MDS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s水平高于健康人,术后MDSCs水平下降。提示MDSCs在胃癌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负荷减轻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所恢复。   第二部分:IL-1β及AR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相关因子(IL-1β、ARN1)水平变化,研究IL-1β、ARN1与MDSC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36例胃癌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早晨空腹采集外周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所占的比例,使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β及ARN1的浓度。   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s及相关细胞因子IL-1β和ARN1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MDSC水平与ARN1、IL-1β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P=0.038及+0.42、P=0.042。   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IL-1β及ARN1的升高与MDSC有相关性,且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虽为良性疾病,但因加重痛经、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甚至不孕,这给女性造成的痛苦也不亚于恶性疾病。目前研究者认为子宫腺肌病是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