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治疗前及每次血浆置换治疗后次日清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记录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分析患者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PTA及患者临床表现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肝衰竭病变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衰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36例肝衰竭患者,其中急性肝衰竭3例、亚急性肝衰竭7例、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22例和慢性肝衰竭4例,分别在血浆置换术前及多次治疗后的次日清晨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凊TNF‐α、IL‐6、IFN‐γ的含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用凝血酶仪检测PTA。并同时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的TNF‐α、IL‐6、IFN‐γ、肝功能和PTA。结果1、36例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TNF‐α、IL‐6、IFN‐γ水平及肝功能主要指标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PTA较健康体检者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肝衰竭患者TNF‐α、IL‐6、IFN‐γ治疗前分别为381.23±190.57ng/L、77.9±83.09ng/L、534.65±471.19ng/L,治疗后分别为274.12±212.30ng/L、54.8±63.32ng/L、259.65±312.26ng/L,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有29例肝衰竭患者治疗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患者临床表现也表现为明显好转,余7例患者细胞因子无明显改变(P>0.05),患者病情也均未见明显好转,其中3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3、血浆置换术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显示,在好转痊愈组,各项指标前后差异显著(P<0.05),恶化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衰竭早、中、晚期组人工肝治疗前后三种细胞因子降低程度的比较显示IL‐6、TNF‐α早、中、晚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FN‐γ早期组与中期组下降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IFN‐γ早期组与晚期组、中期组与晚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5、经内科常规治疗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有效率分别为66.67%、85.71%、86.36%、50.00%。6、患者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负相关关系。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表现也密切相关。经血浆置换治疗,三种细胞因子明显下降,则患者病情常常表现为明显好转;细胞因子未见明显下降,则病情表现为未见明显好转甚至恶化。结论肝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IFN‐γ明显升高,连续的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能有效清除肝衰竭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TNF‐α、IL‐6、IFN‐γ在肝衰竭的发生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