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宁夏贺兰山枸把种植地区灌溉用水浪费、不同品种枸杞需水需肥规律不明确等实际问题,以宁夏百瑞源公司贺兰山枸杞种植基地为试验点,采用对比试验,系统的进行了不同灌溉定额及施肥量对枸杞枝条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为贺兰山地区枸杞优质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对比试验方法,以沙壤土及壤土为供试土壤,以黄果枸杞、宁杞一号、宁杞七号及宁杞九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三个灌溉定额水平下(3834m3/hm2、4806 m3/hm2、5778m3/hm2)枸杞的新稍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为5778m3/hm2时,黄果枸杞、宁杞一号、宁杞七号及沙壤土上种植的宁杞九号生长发育最好、光合作用最强、叶绿素含量最高。灌溉定额为4806m3/hm2时,壤土上种植的宁杞九号生长发育最好、光合作用最强、叶绿素含量最高。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枸杞产量增加,但枸杞总糖、多糖、甜菜碱、可溶性糖及β-胡萝卜素含量都下降,黄酮含量增加。灌溉定额为5778m3/hm2时,枸杞产量最高,但品质最差;灌溉定额为4806m3/hm2时,可以得到较高的产量,此时品质也较好;灌溉定额为3834m3/hm2时,各处理可以得到最优的品质,但产量最低。2、采用对比试验方法,以沙壤土及壤土为供试土壤,以黄果枸杞、宁杞一号、宁杞七号及宁杞九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三个施肥量水平下(低肥处理:尿素660kg/hm2、磷酸一铵495kg/hm2、硫酸钾165kg/hm2,中肥处理:尿素1320kg/hm2、磷酸一铵990kg/hm2、硫酸钾330kg/hm2,高肥处理:尿素1980kg/hm2、磷酸一铵1485kg/hm2、硫酸钾495kg/hm2)枸杞的新稍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枸杞总糖、多糖、可溶性糖、β-胡萝卜素及黄酮含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枸杞甜菜碱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黄果枸杞,低肥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产量,但品质最差;对于沙壤土上种植的宁杞一号及宁杞九号,中肥处理可以得到最高的产量,品质也较好;对于宁杞七号及及壤土上种植的宁杞一号及宁杞九号,高肥处理可以得到最高的产量,同时品质也最好。3、采用对比试验方法,以沙壤土及壤土为供试土壤,以黄果枸杞、宁杞一号、宁杞七号及宁杞九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定额及施肥量对枸杞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灌溉定额为主要因素,施肥量为次要因素。在沙壤土条件下,黄果枸杞高水低肥处理产量最高,为6035 kg/hm2,宁杞一号及宁杞九号高水中肥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6324.9 kg/hm2和6406.3kg/hm2,宁杞七号高水高肥处理产量最高,为7833.42 kg/hm2。壤土条件下,各品种枸杞均在高水高肥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宁杞一号产量为7098.55 kg/hm2,宁杞七号产量为8138.53 kg/hm2,宁杞九号产量为3074.15kg/hm2。枸杞总糖、多糖、β-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在低水高肥处理下含量较高,甜菜碱在低水低肥处理下含量较高,黄酮在高水高肥条件下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