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疾病,发病率高,虽然有效的抑酸药物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明显降低了发病率及病死率。但该病复发率高,且Hp的耐药率也逐渐增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了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等方面已展现出良好的优势。但目前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不统一,证型繁杂多样,没有规范化,制约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发展。本课题旨在初步探讨消化性溃疡证候、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进一步的消化性溃疡证候分类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论文由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讨论了近年来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研究进展,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分析总结了消化性溃疡证候、证素分布规律;临床研究部分,收集了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取证型及证候要素,结合专业知识分析以总结消化性溃疡的证候及证素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消化性溃疡的证候分布为: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胃络瘀血证、肝胃郁热证、肝胃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证候要素中,病性证素分虚实,实证为湿、热、气滞、血瘀,虚证为气虚、阳虚、阴虚,病位证素为肝、胃、脾。聚类分析得出证候分布为: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肝郁脾虚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证素分布结果与因子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涉及的信息量较多,在探讨多因素的证候研究方面,较频数分布这种描述性分析方法更加深入,对消化性溃疡证候规律的探讨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