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1948年苏联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战后远东国际格局形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在朝鲜半岛这个远东一角上“苏、美、朝(南、北)”三国四方展开了角逐,在冷战的国际因素影响下,朝鲜半岛的三国四方最终演变为两大“联盟”的对抗,造成了朝鲜分裂的局面。“在朝鲜建立亲苏政府”是苏联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在苏联全球战略的全局下,苏联对朝鲜半岛的政策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酝酿期——二战末至1945年12月莫斯科外长会议期间。这一时期,在接罗斯福“托管朝鲜”的建议下,苏联外交部对朝鲜的战略问题设计了种种方案,包括占领釜山等重要战略地位的港口和邀请中国参与共管这些战略要地以制衡美国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的计划,但后来鉴于美军事实上控制三八线以南朝鲜半岛的现实,苏联最终形成了现实可行的“托管朝鲜”的方案。第二,渐行渐变期——1946年1月至1947年10月。由于“托管朝鲜”的决议在朝鲜引起了爆炸性的民族主义反托管浪潮,以及美国将民族主义的矛头引向苏联,使苏联在执行莫斯科决议过程中遭遇了美国和朝鲜右翼人士的强大压力,苏联开始意识到苏美合作托管朝鲜以维护其远东利益的目标难以实现,于是,在两次苏美联合委员会失败后,苏联开始转为更现实可行的方案,即单独在北朝鲜建立亲苏政府。第三,扶持北朝鲜建国——1947年10月至1948年10月。由于苏联已经确定单独在北朝鲜扶持亲苏政府的政策,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为朝鲜出谋划策,最终在北朝鲜建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的人民民主国家。总而论之,苏联这一时期对朝鲜的政策大致经历了“苏美合作托管——南北分而治之”的演变过程,“战后国际政治大气候、美苏对朝鲜半岛政策目标的冲突以及朝鲜岛内政党阵线的分化”是影响苏联对朝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一系列国际、岛内因素的交织,使苏美矛盾逐步升级,最终分道扬镳,苏联最终在北朝鲜单独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半岛北部实现其建立缓冲区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