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H19印迹状态及表达水平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基因印迹(gene imprinting)是指体细胞来源于不同亲代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即机体仅表达来自亲本一方的等位基因,而另一方的等位基因被印迹而不表达,将具有这种现象的基因称为印迹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印迹基因的表达取决于其亲本来源,只选择性地表达父源或母源基因。但如果印迹作用丧失,原本被印迹而处于沉默状态的基因将被激活而表达,呈双等位基因表达,这种异常的印迹状态称为印迹丢失(loss of imprinting, LOI)。基因印迹与胎儿及胚胎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增殖及精神行为有关,印迹丢失可导致某些特殊的遗传性疾病及肿瘤。H19基因作为最早发现的印迹基因之一,呈父系印迹、母系表达,是一种生长调节基因,在人类的胚胎组织中高度表达,参与胚胎生长发育和胎盘细胞滋养层的分化,但其在生殖调控中的确切作用目前仍未能完全阐明。研究表明H19的表达在动物和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动态变化,但其在胎盘组织滋养细胞中变化情况的有关报道很少。有学者认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是一种与母系表达的印迹基因异常有关的疾病。在滋养细胞具有高度侵袭能力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pblastic tumor, GTT)组织中H19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子痫前期是一种由滋养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引起的“胎盘疾病”,所以我们推测H19对于子痫前期的发病可能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尚无H19和子痫前期有关的研究报道。本课题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方法观察正常妊娠不同孕周的绒毛或胎盘组织及子痫前期的胎盘组织中H19基因印迹状态的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正常晚孕及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19 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印迹状态和表达水平在正常妊娠的维持和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从而为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的阐明奠定新的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临床上子痫前期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分别收集正常188例孕5-9周、54例孕10-12周、50例中孕、65例晚孕孕妇的绒毛或胎盘组织,24例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通过PCR-RFLP方法即H19基因的RsaI酶切位点多态性来进行DNA杂合子的筛选;将杂合子样本的RNA逆转录合成cDNA,cDNA经PCR扩增、RsaI内切酶酶切后判断H19基因的印迹状态。第二部分:分别收集20例正常早孕、20例正常晚孕、15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19 RNA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188例孕5-9周绒毛组织中筛出87例(46.28%)H19杂合子,其中24例(27.59%)为双等位基因表达,63例(72.41%)为母系单等位基因表达;在54例孕10-12周胎盘组织中筛出25例(46.29%)杂合子、50例中孕胎盘组织中筛出21例(42%)杂合子、65例晚孕胎盘组织中筛出26例(40%)杂合子,所有杂合子均为母系单等位基因表达。2.在24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筛出11例(45.83%)H19杂合子,其中5例(45.45%)为双等位基因表达即印迹丢失(LOI)。双等位基因表达的子痫前期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单等位基因表达的患者。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19 RNA在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晚孕胎盘组织。4.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19 RNA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正常晚孕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正常妊娠时,H19在孕10周前的绒毛组织中有双等位基因表达,孕10周后的胎盘组织均为单等位基因表达,说明其父系印迹的建立可能在孕10周前;H19 RNA在早孕绒毛组织中低表达,晚孕胎盘组织中高表达,提示H19印迹状态和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正常妊娠的维持及滋养细胞的侵袭有关。2.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19存在印迹丢失,且印迹丢失与血压水平有关,提示H19印迹丢失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子痫前期的预警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需要给予一定的镇静镇痛治疗,研究是在自发脑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内核的沉淀,常常被视为学校的风骨.rn学校标语是校园文化的窗口,从校园标语可以审视校园文化.校园标语作为一种校园文化下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潜在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