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GmWRKY70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也是植物蛋白、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天然资源,可供粮用、油用和饲用。近年来,国内粮食作物田间收益不断增加,使得农田收益较小的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萎缩,国内大豆的供需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使我国面临严重的产业危机。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逆境胁迫的影响,遭遇胁迫时产量往往会大幅度锐减乃至绝收,因此许多科研工作者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来增加大豆单产水平,同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逆新品种使之适应不同生长环境(如盐碱、低温、冻害、干旱等),就可在保障主粮栽培区域不减少的情况下扩大大豆栽培。这对增加农民田间收益和国内大豆产量、以及确保国家食品战略安全等都意义重大。以5种不同基因型大豆为试验材料,初步探索出耐盐大豆的简易鉴定方法:在大豆植株长至两叶一心期时,分别进行0、150 mmol/L盐浓度处理,7d后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其植株株高、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相对差异以及盐处理10d后的植株萎蔫率均可作为筛选耐盐大豆的主要参考指标。以大豆品种‘东农50’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法,将耐逆相关GmWRKY70基因导入到大豆基因组中,以期望获得可以稳定遗传的抗旱耐盐大豆新种质。同时,对转化得到的转基因种质,运用反向PCR技术进行T-DNA整合位点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农杆菌介导的GmWRKY70基因的遗传转化。以大豆品种‘东农50’的子叶节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法对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GmWRKY70进行遗传转化。转基因株系L-05和L-08经除草剂草丁膦喷施筛选、筛选标记Bar基因的PCR检测、目的基因GmWRKY70的PCR检测、以及载体构建特异性PCR检测等,初步确定GmWRKY70已经成功地整合到了大豆基因组中。2、基于反向PCR技术的T-DNA整合位点分析。利用反向PCR技术对以上获得的L-05和L-08两个转基因株系T-DNA整合位点侧翼的大豆染色体上的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序列对比分析和进一步的T-DNA整合位点的PCR验证表明:L-05株系T-DNA区域正向整合在大豆基因组的第10染色体40,530,783 bp之后,L-08株系T-DNA区域正向整合在大豆基因组的第13染色体35,524,968 bp之后。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的建设是我国铁路系统发展战略中极其关键的一环,高速铁路具有运行速度快、线路轨道平顺性要求高和建设成本高等特点,其中线路轨道平顺性的好坏是列车高速和安全行驶
氟虽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长期摄入过量的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称为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对非骨相器官也有显著影响,从而导致全身
钢铁企业专用生产管网在生产过程中负责提供原料和能源,是钢铁企业的“生命线”,其布置极为复杂,企业内部地表、地下空间都分布着上百种类型的管网,给使用、管理和维护带来极大不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进行区域地理特征的时空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信息源。论文首先在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模型的方法,并基于
  随着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很多城市应用GPS技术已对原有城市控制网作了改造,扩大了控制范围,提高了测定精度。  本文针对城市控制网改建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对GPS附合网真三
Web GIS是当前GIS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其核心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嵌入HTTP和TCP/IP标准的应用体系,实现互联网环境下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光合色素的载体,广泛分布在叶片绿色组织细胞中。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调控过程,需要核基因编码蛋白和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