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发现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p53抗体水平异常增高,可能与p53基因突变、瘤体内P53蛋白异常积聚、肿瘤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目前,国内对国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p53抗体阳性率及其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等研究尚少。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53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因素。 方法:用ELISA法定量分析肝癌首诊时的血清p53抗体,并与其性别、年龄、饮酒史、HbsAg、KPS评分、病理诊断、肿瘤分化程度、肝硬化、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分期、血管侵犯、有无肝外转移、Child分级、血清白蛋白、AFP、血清铁蛋白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因素。 结果:68例原发性肝癌血清p53抗体阳性率29.4%(20/68)。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p53抗体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低、肝外转移、肿瘤分期晚、血管侵犯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肝外转移与p53抗体阳性独立相关。血清p53抗体阳性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差于阴性患者。预后分析发现浸润生长、肿瘤分期晚(Ⅱb期)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而有饮酒史则预示预后可能较好。 结论:血清p53抗体阳性与原发性肝癌的不良生物学特征和预后不良有关。肝癌多因素预后分析初步显示浸润生长、肿瘤分期、饮酒是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因素。有必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血清p53抗体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