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流色谱(CCC)是一种不用固相支持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它具有分离量大、回收率高、分离环境缓和、节省溶剂等优点,已在天然来源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复杂天然产物粗提物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方法和技术的不足,发展并建立了几种新型逆流色谱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天然来源生物活性成分的快速分离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应用立式逆流色谱(UCCC),建立了从传统药用植物姜、冬凌草和厚朴中制备性分离其主要有效成分的逆流色谱方法。利用该方法,从600毫克姜提取物中一步制备分离了150毫克(E)-4-(3’,4’-dimethoxyphenyl)but-3-enyl acetate和175毫克(E)-4-(3’,4’-dimethoxyphenyl)but-1,3-diene,纯度分别为98.7%和95.1%;从200毫克冬凌草甲素粗品中分离制备了纯度达97.8%的冬凌草甲素120毫克。此外,还成功的从2克厚朴提取物中制备分离了位置异构体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并与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二部分发展了一种“中心切割”式逆流色谱联用系统。它采用上述立式逆流色谱仪(UCCC, Vc=1600 mL)作为第一维,一台半制备型Ito-IV逆流色谱仪(HSCCC, Vc=140 mL)作为第二维,并通过自行设计的阀切换系统进行在线连接。应用该“中心切割”式逆流色谱联用系统,成功地从印尼药用植物Artocorpus altilis提取物中一步分离制备了三种主要黄酮类成分。此外,通过改变联用方式,即以HSCCC作为第一维,以UCCC作为第二维,有效的解决了逆流色谱联用系统中的大体积进样问题。采用两种不同比例的两相溶剂体系及连续进样方式,一次性分离制备了冬凌草乙醇提取物中的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结果表明,该联用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逆流色谱的分辨能力和峰容量,提高分离效率。第三部分发展并建立了反推逆流色谱方法及其理论。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液体固定相的特点,在不改变流动相的条件下切换流向,使柱中不相溶两相体系的流体动力学平衡迅速瓦解,而具有高保留值的分析物则随着色谱固定相被“推出”色谱柱。利用一组标准混合物对反推逆流色谱方法及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验证。此外,还成功应用该方法对两种天然产物粗提物荜茇和吴茱萸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分离分析,并与先前建立的洗脱-推出方法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反推逆流色谱方法充分拓展了逆流色谱的极性适用区间,非常适合天然产物提取物等复杂样品的快速制备性分离。第四部分设计并研制了一台分析型三柱并联逆流色谱仪,并结合Arizona溶剂系统与洗脱-推出方法,建立了一种高通量的两相溶剂体系筛选方案。对于一给定复杂样品只需花半天时间使用少于一升的溶剂就可以确定其最佳的两相溶剂体系组成。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两种天然产物粗提物荜茇和虎杖中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结合抗氧化活性检测以及液质联用分析,快速确定了虎杖提取物中的潜在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显示该高通量逆流色谱方法非常适合复杂天然产物的快速分离分析,在新型天然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筛选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论文还就逆流色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其他文献
研制了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塑料转运箱,就研制过程中涉及的原理、工艺和测试等作了简要论述。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因肩峰下关节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既往针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多采用
随着计算机和信号处理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声纳系统日益复杂,测试性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测试性要求和指标已经独立与可靠性、维修型、保障性和安全性一起列入声纳系统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民事非讼程序和诉讼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两大基本形态,民事非讼程序针对民事非讼事件而设,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功能。我国现行立法没有非讼程序这个概念,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是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提供了一种香甜味烟用接装纸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可以使接装纸在具备甜味的同时还具有香气,帮助提升消费者的感官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