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浓度控制输注(TCI)丙泊酚—舒芬太尼:抑制不同刺激时舒芬太尼的EC<,50>~EC<,95>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

来源 :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丙泊酚一舒芬太尼的靶浓度控制输注中,应用丙泊酚维持患者意识消失的状态,观察在不同效应室靶控浓度的舒芬太尼组中,患者在电刺激、气管插管、切皮刺激时体动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确定抑制电刺激和切皮刺激体动反应所需舒芬太尼预计效应室靶控浓度(Ce)的EC<,50>~EC<,95>。 方法:择期行胸腹部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共50例,按不同的舒芬太尼预计效应室靶控浓度(Ce)随机分为0.07ng/ml、0.10 ng/ml、0.14 ng/ml、0.20 ng/ml、0.28 ng/ml五个组(按等比级数递增),每组10例。TCI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p)从3.0μg/ml开始,待效应室与血浆药物浓度达平衡后5min,若患者意识未消失,以0.3μg/ml为梯度增加直至意识消失,然后以效应室靶控方式输注舒芬太尼,待血浆药物浓度与效应室药物浓度达平衡后(约6min),以50Hz,80mA,0.25ms,4s的强直刺激为疼痛刺激进行镇痛效果的观察,给予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20分钟后给予切皮刺激,观察至切皮后5min结束,记录各时点丙泊酚、舒芬太尼的血浆和效应室浓度、脑电双频指数(BI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在电刺激和切皮时有无体动发生。 结果:50例患者在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1±0.2μg/ml,BIS为64±8显著低于清醒状态的BIS值(P<0.01),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CI舒芬太尼后BIS、MAP、HR与TCI舒芬太尼前比较下降非常显著(P<0.05),其下降的幅度随舒芬太尼的效应室靶浓度增加而加大,呈现负相关性(P<0.05);在无肌松作用的患者中,舒芬太尼抑制电刺激和切皮刺激的EC<,50>~EC<,95>分别为0.12ng/ml~0.20ng/ml、0.13ng/ml~0.21ng/ml;电刺激和切皮刺激后BIS值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0.05),无体动患者在切皮前的BIS值明显低于有体动患者(40±8 v.s48±10)(P=0.002);五组患者电刺激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电刺激前高(P<0.05),与基础值相比仍明显降低(幅度<20%)(P<0.01),但无临床意义,电刺激后组1~组3患者的心率都增快(P<0.05),组4和组5患者的心率在电刺激后没有发生改变(P>0.05);五组患者切皮刺激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切皮前高(幅度<30%)(P<0.05),接近于基础值(P>0.05)或略低于基础值(幅度<20%)(P<0.05),其变化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五组患者切皮前BIS值的范围为37±10~49±9;组1、组2患者插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幅度>40%)(P<0.01)和基础值(幅度<20%)(P<0.05),组3~组5患者插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高于插管前(幅度<30%)(P<0.01),接近或略低于基础值(幅度<20%)(P<0.05),组4~组5患者气管插管前的BIS值在44±8~45±10,显著低于组1(53±7)(P<0.05),给予肌松剂行气管插管后。BIS值与插管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丙泊酚维持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1±0.2μg/ml,抑制电刺激和切皮刺激体动反应所需舒芬太尼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EC<,95>分别为0.12ng/ml~0.20ng/ml和0.13ng/ml~0.21ng/ml; (2)在未使用肌松剂的全麻患者中,应用丙泊酚维持患者意识消失状态,当舒芬太尼预计效应室浓度维持在0.07 ng/ml~0.28 ng/ml,可较好抑制切皮所至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在使用肌松剂时,当舒芬太尼预计效应室浓度维持在0.14ng/ml~0.28ng/ml,可较好抑制插管所至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3)BIS可准确地反应丙泊酚的镇静深度,舒芬太尼可引起BIS值下降,疼痛刺激可引起BIS值升高,肌松剂对BIS值有影响; (4)在未使用肌松药的麻醉患者中,BIS维持在40(32~48)可降低电刺激、切皮刺激引起的体动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这几年的国情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各种行业的大幅度扩充把群众的需求推向了一个热潮,人们的需求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升,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给我国的基层文化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现阶段我国对此项工作颇为重视,且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比如将文化工作大力推广到各个城镇地区,也收获了一部分成效,但是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让基层群
摘 要: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 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仅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是学生人格的重要塑造者。高校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刻苦钻研业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有文化、有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途径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
摘 要:两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模式。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进行研究和思考,为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实践和指导中国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有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经验和启示
摘 要: 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概念隐喻在外交语用中广泛使用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着重分析在中国外交语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三种隐喻,即建筑隐喻、植物隐喻和家庭隐喻,初步探讨其与中国外交背后的关联。  关键词: 概念隐喻 中国外交 语篇  “概念隐喻”最早是由美国的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