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酰乙醇胺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的细胞水平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壁慢性炎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各类细胞参与的动态的复杂过程。近几十年大量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通过与其配体结合启动其靶点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PPARα激动药物通过干扰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的多个阶段,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目前PPAR-α的合成配体已成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在此基础上,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寻找半数有效浓度更低,亲和力更强的PPAR-α天然配体上来。OEA作为PPAR-α的天然配体,对肥胖症有效,已经作为一种减肥药物进行开发,但是对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并不多。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OEA对动脉粥样硬化参与的重要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在细胞水平探讨OEA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为OEA开发成抗动脉粥样硬化新药提供依据。   方法:用ox-LDL诱导HUVEC过度增殖及迁移、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泡沫化;用CCK-8试剂盒检测OEA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的作用;用划痕法检测内皮细胞的迁移的作用;使用油红O染色法直观检测细胞内的脂质堆积;使用化学反应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以评价细胞泡沫化;使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OEA在实验中对PPAR-α、CD36、SR-A、SR-B、ACAT-1、SREBP-1c、CPT-1、LPL、iNOS和COX-2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本论文实验结果显示,OEA能够显著抑制由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迁移;OEA能够通过调控清道夫受体CD36、SR-B以及脂代谢基因ACAT-1、SREBP-1c、CPT-1、LPL的表达,抑制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泡沫化;OEA能够通过调控清道夫受体CD36、SR-A、SR-B以及脂代谢基因ACAT-1、SREBP-1c、CPT-1、LPL的表达,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的泡沫化;在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中,ox-LDL影响清道夫受体以及脂代谢基因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而在野生型小鼠组,OEA能够逆转这些变化,且OEA的这种作用在PPAR-α敲除鼠组中失效。   结论:OEA通过激活PPAR-α途径,抑制内皮细胞过度增殖及迁移,同时抑制平滑肌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泡沫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肺癌(lung 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文献统计,全球肺癌的发病率12.7%,死亡率18.1%。中国肺癌发病率24.7%,死亡率30.0%,居世界首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目前肺癌治疗仍然缺乏有效药物,尤其是肺鳞癌。筛选发现安全有效的肺癌治疗药物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采用基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作用的分子对接计算机虚拟筛选、质谱核磁共振分析和体外活性评价等技术,以胱胺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作为单原子层碳材料,因其超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等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氧化石墨烯表面具有多种活性含氧官能团,如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