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许学校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许学校是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础教育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学校模式。所谓特许学校即指由公立权威机构授予家长团体、教师、学校管理人员、非盈利性机构、组织等,并与之签订合同或者特许状,互相承诺的一种办学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供均等教育机会。台湾在引入“特许学校”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为美国“公办民营”模式,另一种为“公办公营”理念学校模式;前者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需求多样化,后者目的是为了推进台湾原住民教育的发展。论文在阐述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特许学校、原住民教育等基本概念界定、并说明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台湾地区“特许学校”理论探索、相关法制确立以及实践创新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了“公办民营”“公办公营”两种模式发展经纬。通过实际学校案例,分别“公办民营”“公办公营”两种模式“特许学校”的学校组织形态、师资、课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论文认为,台湾的“特许学校”并不是美国特许学校的简单照搬,而是根据自身特点的在创造,以“公办民营”模式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公办公营”模式促进原住民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台湾“特许学校”发展依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与原有制度存在矛盾等等问题,这些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逐步完善。
其他文献
学生学业成败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解释学业成败的视角也多种多样。本文选择教师标签这一校内因素作为分析点,通过“教师标签”概念的建构,对教师标签的生成、表现及作用过程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民族的复兴和进步,众多的进步人士坚持不懈的寻求各种救国之道,女子受教育权之衰微,被看作是国力之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吁女子
随着科学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逐步从内容层面的宏观角度走向科学话语层面的微观分析。本研究试图以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科学教科书文本话语分析探索那些被现代社会文化所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