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全局高度,为保持战略定力,以改革发展的问题为导向提出来的新论断与新观点,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基本框架,标志着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正式提出,意味着渐进改革的结束与协调改革的开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意味着不再是碎片式、片面化的单一式改革,而是整体的、系统的协调式改革;“深化”意味着不再是表面的、浅层次的改革,而是本质的、结构式改革,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需要战略发挥其指导作用,通过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研究,展示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其在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提供一定借鉴。本文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包括战略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在客观认识渐进式改革战略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阐明战略的指导意义;包括改革的目标问题,认识其背后深刻含义与具体要求,明确改革努力方向;包括改革的指导原则问题,在依据实际情况和历史任务实现改革目标的过程中,要避免“乱改革”“不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改革更是如此,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增进人民福祉,指导原则是改革的硬性准则,是改革过程中的底线,违背原则将与目标越行越远;掌握改革的实施战略,改革落实的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好“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五大领域”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处理好改革中的五大关系,要处理好利益固化对改革的阻碍问题,要处理形成思想“最大公约数”问题,最终促进改革的落实;掌握改革的保障问题,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发挥“掌舵者”作用;尊重并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撑船者”作用;建设法治中国,更好地发挥“船桨”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系统地全面地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引导改革紧紧依据任务、步步朝向目标、通通坚守原则、处处严抓落实、人人参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