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日,戴望舒在上海创办了《新诗》月刊,它是继《现代》之后现代派诗歌的又一主要阵地。《新诗》月刊从它创刊起就引起了诗坛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广泛的支持,仅仅十期,却呈现出非同一般的风采。《新诗》月刊的主编是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和戴望舒五人,此外另有徐迟、路易士两位执行编辑。这是一份大型的诗歌刊物,拥有强大的创作阵容,诗人们的独创新诗、外国当代著名诗人的诗歌译作、有关于诗歌问题的各种讨论文章等都是《新诗》的刊物内容,纯粹而丰富。《新诗》月刊以繁荣诗坛为目标,集结南北诗坛的诗人,共同致力于纯诗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奠定自己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本文是以《新诗》月刊为研究对象的,从创刊时诗坛的情况、办刊时诗坛出现的诗刊状况、办刊人员和办刊过程的介绍以及刊物自身的编辑、内容、宣传等方面入手,对《新诗》月刊进行细致的梳理与介绍,进而说明《新诗》为什么是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而这一方面的解释,甚至是有关于《新诗》的各方面介绍,目前学术界并未做特别多的功课。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诗刊的大致情况,陈述论文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情况,以及论文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从诗刊创刊时诗坛的情况引出《新诗》创刊的缘由。当时的诗坛是萧条的,并由于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化出现了“左翼诗歌”与“纯诗”的对峙,所以《新诗》的创办是要通过追求“纯诗”来振兴诗坛;第二部分通过与当时诗坛出现的其他诗刊作对比介绍《新诗》的独特性,它拥有其他诗刊所没有的作家群、编辑团队和“同盟军”;第三部分是在说明《新诗》办刊宗旨的基础上,还原历史,介绍诗刊的办刊过程和经营方式;第四部分重点诠释《新诗》刊物内容上的丰富性;最后一部分里总结了《新诗》月刊本身的刊物特色,内容上考究质量,追求艺术表现;编辑上具有统一的完整性。另外肯定了诗刊为新诗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它壮大了诗歌队伍,完美地结合中国古典与现代西方,成为“纯诗”的大本营,促进了现代派诗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