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心性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疾病危险和死亡危险较全身性肥胖高。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电针疗法为对照,观察评价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中心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台湾地区的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110例中心性肥胖症患者。病例来源:2009年2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在台湾诊所接受治疗的门诊中心性肥胖症病人。治疗组(电针配合穴位埋线组)主穴:带脉、中脘、天枢、水分、丰隆。配穴:脾虚湿阻型加脾俞、阴陵泉;胃热湿阻型加曲池、足三里;肝郁气滞型加肝俞、足三里;脾肾两虚型加关元、脾俞、肾俞;阴虚内热型加三阴交、肾俞。便秘加腹结、上巨虚、足三里。穴位均双取。埋线操作:采用工具:8号注射针头作针管,直径0.3mm的华佗牌2寸毫针作针芯,000号制羊肠线。操作方法:患者取适当体位,医者将约1cm长的羊肠线从8号注射针头的针尖处装入针体(此时注射针头内的毫针稍退后),线头与针尖内缘齐平。穴位皮肤消毒,术者左手绷紧皮肤,将针头快速刺入穴内1.5cm~2.0cm。然后将针芯内的毫针向内用力,同时缓慢将8号针头退出,使肠线留于内,查无线头外露,胶布敷贴针孔24小时。电针操作:穴位常规消毒,按肥胖度选取30号的40-60mm针灸针(华佗牌无菌针灸针),根据患者肥瘦不同,采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在得气的基础上,加G6805电针仪,疏密波频率2/100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留针30min。对照组(电针组):取穴与电针操作同治疗组。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共有合格受试者110例。治疗组(穴位埋线和电针)55例;对照组(电针)55例;均为门诊病人。两组治疗前各指标经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二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1.8%,显效率为32.7%,有效率为14.5%,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32.7%,显效率为12.7%,有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85.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Ridtit分析,z=2.02,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二组治疗后总显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P=0.001)。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74.5%)高于对照组45.4%)。一个疗程后,两组在血总胆固醇(TC)、腰围、臀围、血甘油三酯(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方面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二个疗程后,两组在体重指数(BMI)、血总胆固醇(TC)、腰围、臀围、血甘油三酯(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组间比较,一个疗程后两组在腰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二个疗程后两组在腰围、臀围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食欲改善程度,两组治疗二个疗程天食欲改善程度(Ridit分析,z=2.12,P=0.033),治疗后尿少、腹胀消失率(卡方检验,P<0.05)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中医症候方面的疗效比电针疗法好。2电针配合穴位埋线疗法在降低BMI值,改善生化指标方面比电针疗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