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需要加固改造的桥梁越来越多,对桥梁结构的加固设计、施工和质量等问题已经开始重视。桥梁加固施工的隐蔽项目多,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和加固施工技术手段差异明显,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需要加固改造的桥梁越来越多,对桥梁结构的加固设计、施工和质量等问题已经开始重视。桥梁加固施工的隐蔽项目多,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和加固施工技术手段差异明显,很容易导致加固施工质量问题。现有关于加固质量的研究以加固的新旧结构结合强度形成机理、加固施工要点、质量影响因素等研究为主,并未形成针对加固施工质量基于受力角度的评价体系。
论文针对目前桥梁加固主要采用的粘贴加固法,提出对加固桥梁采用现场荷载试验的方法来检验和评价加固部位施工质量。通过理论模拟分析方法,结合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从而总结出加固施工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指标,为今后评价方法的提出提供建议。
(1)调查研究了目前针对加固后施工质量的检验方法,确定通过桥梁荷载试验作为加固后桥梁施工质量检验的一个技术方法。提出的施工质量检验综合指标包括:桥梁构件的校验系数ηd;相对残余变形或应变Sp;加固增加部分与原构件在同一截面处的应变协调系数ηt。
(2)分析粘贴法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总结出粘贴法加固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在理论上对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进行模拟,并计算各个加固后试验梁(包括基准梁和缺陷梁)在受力后的响应。结果表明:对检测部位进行加载各试验梁加载后存在应变不协调现象,同一截面处片材应变小于混凝土应变;对比分析后,无施工质量缺陷的试验梁协调性强于加固部位存在缺陷的试验梁;挠度、中性轴等在有无施工质量缺陷的梁之间无明显差别。
(3)为了检验理论上提出的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检验指标的是否能在实际中量测,进行了室内模型梁试验研究,分别制作了用钢板与碳纤维布粘贴加固的试验梁,研究了有无缺陷的加固部位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协调性。对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总结出应变协调性指标。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吻合,表明:针对粘贴碳纤维法,取应变协调系数ηt=15%;针对粘贴钢板法加固,当粘贴空鼓缺陷占钢板面积大于3%时,取应变协调系数为20%;此外空鼓对整个粘贴加固的梁受力性能影响不大。
(4)研究了粘贴法加固的实桥施工质量评价的实施内容。施工质量检验由常规外观检测,常规关键部位荷载检查及对采用外观检测认为有施工质量缺陷的加固部位再重点检测三部分构成;评价指标由正应变评价和外观评价构成。
其他文献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行业十项推广技术之一和建筑结构“十五”规划重点推广应用方向,在我国未来的建筑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回顾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过去对型钢混凝
作为生物处理废水的一门技术,与传统的絮状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这门新兴的技术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拥有更好的传质速率等等。好氧颗粒污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土钉支护开始逐渐发挥其施工效率高、施工工艺过程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而被工程界广泛应用。尤其是黄土这类特殊性土的基坑工程更适合土钉支护
周期性结构具有频率带隙特性,在带隙所包含的频率范围内,振动会被削弱。基于这一特性,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隔震理念,即将周期性结构引入结构基础设计中,因此相应频率禁带范围内
将轻骨料混凝土用于深受弯构件,能显著减小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改善结构抗震性能,但其发生骨料破坏,剪切脆性突出,同时,因机理复杂导致受剪模型始终未统一。本文从材料层次和构件层次出发,采用数据库统计处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试验数据库分析—构件层次试验—理论模型验证为思路,基于试验数据库,建立压杆有效系数分析模型,深入地开展轻骨料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研究
边坡工程是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边坡工程中遇到的滑坡问题是全球三大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降雨入渗引起的边坡破坏是所有边坡稳定破坏中较为常见
地质雷达(GroundPenetratingRadar,简称GPR)是用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轻便、无损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
现代大型钢结构为了满足使用和美观的要求,结构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温度作用成为其设计和施工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温度作用的研究一直处于探索的阶段,本文以厦门新火
三氿是太湖流域西部河流入太湖的汇水区,也是典型的城市内湖。三氿沉积物氮的赋存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解析太湖水体氮素的来源和输送过程,同时也能为城市水体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了三氿中沉积物各形态氮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氮素在沉积物和水体之间的迁移规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有机指数法对沉积物进行了污染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氿沉积物间隙水中NH_4~+-N浓度远远高于上覆水,
地震发生后,强震动观测台网可以获取灾区分布式台站位置的强震动记录,基于相关的地震动参数可以快速地评估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以迅速判定不同地区的受灾程度,尤其是地震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