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的角度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7.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2177.8亿美元,进口额9559.5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截止到2006年底已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并连续9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从1991年的43.66亿美元已迅速增长到2007年783.39亿美元,增幅高达18倍,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大大的高于外商的其他投资。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和对就业的影响。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三大产业FDI对三大产业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还是显著的,其中投向第一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对第一产业的GDP拉动为0.421122%,投向第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对第二产业的GDP拉动为0.526027%,投向第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对第三产业的GDP拉动为0.504731%。实证结果显示当第一、二、三产业FDI每增加1%,可以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相应的增加0.011%、0.079%、0.159%。并且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第一、三产业中FDI与就业存在单向的Granger关系,第二产业FDI与就业量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对就业量的吸收能力是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而第二产业对就业量的吸收能力是高于第一产业的,这可以说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是正面的,特别是应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就业问题的解决有更加明显的作用。由于FDI投资倾斜导致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经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的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都具有促进的作用,但其促进作用的大小是东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东部FDI对东部地区的就业具有负向效应,说明该地区FDI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资本替代了劳动力;而高人力资本对东部地区的就业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FDI对就业是正向效应,说明中部和西部的FDI是劳动密集型的;但高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的就业促进作用较小。由于东中西部各地区吸收的就业量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通过对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的博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内,企业更倾向于雇用低素质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也是针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整体培训;而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企业内,企业更重视专业人才,且高素质劳动力更能为企业创造高利润,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高素质劳动力付出的成本越大,得到的回报也越大,企业在对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后,应该先采取对劳动者升职以确保劳动者选择留任,以此才能留住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针对以上分析结论,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银行范围经济(又称范围效率),用于衡量银行是否提供了最节省成本的业务组合。或者说,范围经济是指随着银行经营范围的多元化,包括银行增加产品种类或拓宽经营范围,单位经营成本是
“不是我们能提供什么,而是病人需要什么”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介入治疗,毋庸置疑是一项能为不少患者带来福祉的高新技术。然而,一些患者收获到的却是苦涩,甚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治理乱象的根本在于强化准入与监管,但医家的严格自律更是关键一环。  老张(化名)前些日子走路不稳、四肢无力,当地医院怀疑是颈动脉狭窄引发神经系统供血不足。颈动脉造影发现,尽管血管内存在斑块,但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期刊业市场改革的进行,各类期刊层出不穷。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其中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期刊5068种,社会科学类期刊431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