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小麦重要病害。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安全的措施。由于当前使用的抗条锈基因大多具有小种专化性,当小麦条锈菌毒性发生变异后,其抗病性趋于“丧失”。因此,培育和利用持久抗病品种成为防治小麦条锈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外研究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小麦重要病害。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安全的措施。由于当前使用的抗条锈基因大多具有小种专化性,当小麦条锈菌毒性发生变异后,其抗病性趋于“丧失”。因此,培育和利用持久抗病品种成为防治小麦条锈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具有成株抗病性基因的小麦品种通常表现出持久抗病性特征,但由于成株抗病性常常受多个基因控制,经典遗传学无
其他文献
为明确小偃22高感保产的生理机制,以利用其进行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以及为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接种小偃22和高感对照品种铭贤169采用LI-6400型光合系统仪分别对小麦发病旗叶的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等生理特性的日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小偃22和铭贤169受条锈菌侵染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等生理特性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相对于对照铭贤169小偃22能维持较高的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引起的危害广泛的一种小麦病害之一。在世界主要小麦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黄淮海等地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流行,流行年份减产可达小麦产量的20-30%,造成了巨大损失。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种植优良抗锈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经济、易行和对环境友好的措施,但是由于小麦条锈菌的毒性高度变异性,使新的抗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气传病害,其大面积暴发常常造成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绝收。实践证明,选育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是最安全、最经济有效的小麦条锈病防治方法。解析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的分子基础对于抗病性的合理利用与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遗传改良非常重要。在前期的工作中,本实验室构建了受条锈菌诱导的小麦亲和、非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重要小麦病害之一,在我国曾多次大流行,给小麦生产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抗锈良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易行和对环境安全的核心措施,然而由于小麦条锈病菌的专化性强,生理小种变异快,小麦抗病遗传基础的脆弱性等,常常使病害易于流行。针对这一世界难题,许多小麦条锈病工作者已把注意力
农田蒸散由作物蒸腾与棵间蒸发组成,作物蒸腾既是作物生命节奏中的重要环节,又是土壤—植物—大气系统( SPAC)水循环与水平衡的重要组分。农田蒸散的研究是农田水资源评价、作物-水分关系分析、灌溉计划制定等的前提与基本内容,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利用称重式蒸渗仪和植株茎流计实时监测并分析春玉米农田蒸散变化过程和玉米中后期蒸腾的变化特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旱作春玉米农田蒸散的时间变化
本文采用16S rDNA PCR-RFLP、数值分类、nifH PCR-RFLP、nodC PCR-RFLP、系统发育分析(16S rDNA、recA、nifH、nodA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对34株分离自我国陕甘宁地区的胡枝子根瘤菌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16S rDNA PCR-RFLP及序列分析表明,所有待测菌株共分为6种酶切类型,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各酶切类型代表菌株形成了R. gallicum、R
本文针对不同氮、磷、钾配比与用量对花椒幼苗生长及花椒成树落花落果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3414”施肥模型,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比与用量对花椒产量及花椒幼苗生长的影响。另外,在大田试验增加了喷施硼肥对花椒各项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对花椒株高的影响显著,氮肥对花椒株高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和磷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花椒的地径生长有显著影响,三种肥料对花椒地径
盐胁迫常造成植物的生长受抑制,而植物逆境响应过程大多与内源激素的信号转导相关,研究激素调控植物对环境适应的机制对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外源水杨酸(SA)、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对盐胁迫下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 Nipponbare)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尚未明确,虽然有研究认为赤霉酸(GA3)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但对该过程内在机理
本文以4种不同温度型冬小麦品种(小偃6号、NR9405、RB6和陕229)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培养技术研究了种子苗和胚胎苗的盐分吸收特性,及培养基中Ca2+浓度对盐胁迫的缓解效应;初步探讨了胚胎苗和种子苗的抗盐性及耐盐机理,及胚乳在幼苗盐分吸收及盐胁迫下的作用。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盐胁迫对组织培养条件下小麦种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盐胁迫下,小麦种苗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表现为发芽率、根长、芽
玉米(Zea mays)是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玉米光合效率高,生长期与降水季节分布吻合性好;同时该区光照充足,热量适中,大气湿度低,昼夜温差大,呼吸损失少,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其高产稳产性优于小麦和糜谷,玉米实际单产平均4800 kg.hm~(-2)左右,居于黄土高原禾谷类作物单产之首。但目前实际产量与潜力产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问题之一是缺乏适宜于本区的高产栽培体系及对不同栽培体系玉米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