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滨湿地是全球生物生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着极高的生态功能和巨大的公益价值。滩涂资源是海岸带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海滨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的迫切需求,在高强度、高频率人类围垦活动干扰下,其景观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迅速转向人工湿地。为探讨滩涂围垦对海滨地区景观格局带来的影响,选取1973-2013年Landsat 1、4、5、7、8影像数据,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RS(Remote Sensing)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以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东港—新洋港段)为例,分析滩涂围垦条件下,围垦区内部不同垦区景观变化特征,对比不同垦区在围垦前、围垦期间、围垦后阶段景观变化差异,并对比海滨湿地非围垦区和围垦区景观结构、景观格局和景观类型转移方面的差异,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海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滩涂围垦开发直接导致围垦区原有的景观格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具体垦区开发过程。以海北、海丰和金丰垦区为例,研究发现,围垦区内不同垦区在围垦前后景观变化并不完全—致,某些阶段差异明显: (1)各垦区自然景观不断向人工景观转移;海北和海丰垦区斑块形状不断趋于简单规则;景观破碎度方面三个垦区分别呈“升—降—升”、“降—升—降”和“升—降”趋势。 (2)不同围垦阶段垦区景观变化对比方面:围垦前,各垦区景观面积和斑块形状变化差异不大,而由于垦区位置距海远近对植被分布或扩散产生影响,导致垦区景观破碎度变化差异明显;围垦期间各垦区景观格局变化较一致;围垦后,各垦区景观格局变化也基本维持围垦末期状态,除非受新一轮人类活动干扰。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强烈保护成为天然的非围垦区,将非围垦区和围垦区景观变化进行对比,能直观反映围垦对海滨湿地景观带来的影响。 (1)景观结构方面:以自然驱动力为主导的非围垦区,始终以自然景观为主,自然植被面积整体上升,且主要为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以人为驱动力为主导的围垦区,景观结构由自然景观占主导转为人工景观为主,自然植被除互花米草外均大面积减少,人工景观内部景观类型也存在相互转移,景观变化复杂。(2)景观格局方面:非围垦区由于芦苇和互花米草斑块快速扩张,使得景观斑块形状趋于复杂、自然。景观破碎度,自1995年以后变幅较小,且保持在较低水平。互花米草种植与扩散,使得景观多样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围垦区由于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人工景观面积比例不断增大,整体景观趋于简单规则;景观破碎化程度上升明显;由于水产养殖塘斑块优势性不断上升,景观多样性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 (3)景观类型转移方面:非围垦区景观类型质心移动具有距离较短、方向相对单一以及时间较缓的特征。而围垦区景观类型质心移动更多地表现出距离较长、方向无序以及具有突发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