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著作《Gone with the Wind》是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之一。1939年由此改编的影片也取得巨大成功,荣获奥斯卡多项奖项。70多年来,不仅小说一版再版,影片也一直创造着票房神话。 1940年电影首次搬上中国上海的银幕,反响颇为热烈。不久,著名翻译家傅东华受邀翻译此小说,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它。虽然后来还出现了其他的译本,但是,傅的译本影响最大,也最具争议。 翻译批评家们对它的争议主要有两点:1)过多使用归化手法阻碍了两种文化的交流,让原小说的风味尽失;2)为了让读者不觉得乏味,傅将有些他认为冗长的或有关心理的描写从译文中剔去,而传统的翻译标准认为翻译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忠实于原文。随着岁月的流逝,新的译本层出不穷,傅的译本似乎也“随风而逝”,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了。但是我们必须如此对待它吗? 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晚期,翻译研究开始转向文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翻译更多的是种文化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许多翻译学者开始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影响翻译的外在因素,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的角度。 这次的“文化转向”产生了许多以目的语文化为研究重点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学派。在这些新兴的翻译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目的论”(Skopos Theory,代表人物是Hans J.Vermeer)、“多元体系论”(Polysystem Theory,代表人物是Itamar Evan-Zohar和Gideon Toury)、“阐释学”(Hermeneutics,代表人物是Hans-George Gadamer和Hans Robert Jauss)等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1)认为译者是翻译的积极参与者;2)翻译研究的焦点从意义本身转移到了意义的形成过程。因此,译者的主体性,以及他的文化和美学倾向,成为他们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说,这些理论也为描述和解释译者主体性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 本文意在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重新评价傅东华的译本,主要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介绍何为“主体”,以及“主体性”,并且回顾了译者主体性渐渐得到承认的历史过程。第二章列出主要相关理论,特别是对阐释学作了详尽的论述。第三章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