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海南等省市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2008年,中央组织部出台《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决定用5年的时间选派10万名高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将“大学生村官”计划纳入国家政权建设的范畴,“大学生村官”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本研究以角色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本研究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解读,并运用质性研究中的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这一群体的角色担当者——高校毕业生,是如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系列角色实践,从而建构了这一新型角色类别。本文将“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建构操作化为以下四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阶段:第一,角色的期待。“大学生村官”在角色获得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来自国家和他者的期待体系,这种期待作为新的角色规范,成为其角色建构的起点和参照体系;第二,角色的认知。它是“大学生村官”在新的位置上对自我进行的感知,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中扮演的角色紧密相连,这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对自我角色的想象、对他者期待的感知以及对自我现状的判断。第三,角色的领悟。角色领悟是体验他者角色的能力,是“大学生村官”进行角色行为的基础。这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对乡村生活的体验、与村民互动中符号的获得、以及角色领会中的冲突和调适,以获得基本的角色行为的能力的过程。第四,角色行为与角色实现。角色行为是角色的扮演方式,它受到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对权力的博弈、发挥其知识和资源优势进行的因村制宜的建设、以及角色扮演中获得的他者支持和自我认同为基础的角色实现。研究发现,因选择动因和自我期待的不同,“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建构的认知阶段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群体分化,而这种认知层面的群体分化也影响了其在角色领悟、角色扮演阶段的建构张力,从而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角色建构模式,分别是在社会价值取向下的主动变革模式、社会价值取向下的被动适应模式,个人价值取向下的主动变革模式,以及在个人价值取向下的被动适应模式。这四种模式在角色认知、角色领悟和角色扮演阶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建构张力。而这四种模式下的“大学生村官”在进行角色建构时均受到个人能力的有限性、社会支持的不足、农村现实条件的限制、乡镇截留限制角色功能发挥、以及尴尬身份下的权力失语这些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