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如山是国剧艺术的开拓者、实践者。他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进行国剧的研究,涉及国剧的音韵、行头盔头、身段、戏班、砌末、脸谱、上下场等各个层面。在此基础上他还把理论著述与舞台实践结合起来,并引入国剧与西方戏剧的比较,形成了“无动不舞、有声必歌、不许写实、不许真器物上台”的国剧艺术原理,自成一家之言。本文中,将观照齐如山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情况,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它们在齐如山戏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于齐如山理论与实践中的得失,本文也将作一一探讨。在此种目的的引领下,文章分成四个部分。第一章将对齐如山所倡导的“国剧”作初步探讨并概括其国剧理论的总体特征。第二章侧重齐如山国剧思想的流变以及原因的考察。第三章从“歌舞论”和“写意论”两个方面考察齐如山对国剧原理的概括,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齐如山的国剧理论对当下戏曲演剧中所存在问题的借鉴意义。对前人理论、实践中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廓清戏曲艺术的本质规律和演剧特色,而当今体制机制下如何发展国剧,亦可从前人的著述中获取智慧。这当是今天齐如山研究的价值所在,也是本文试图进一步解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