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核酸的荧光探针用于细胞的金属离子及RNA成像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i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持续革新,人类对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刻。于此同时,人类也正面临着来自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挑战,诸如生存环境恶化、疾病困扰等。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目标物对监测环境状况,以及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现代生物分析研究的核心课题。在众多的生物分析手段中,荧光探针具有易于构建、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能实现原位成像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传统荧光探针通常采用抗体、酶等具有识别或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者能与目标物结合或反应的有机小分子作为识别单元。由于制备和应用的局限性,传统的荧光探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分析技术的需求。功能核酸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荧光探针的应用范围,为荧光探针的设计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目前已被发现并广泛应用的功能核酸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功能核酸被称为核酸适配体(Aptamers),核酸适配体能够行使与抗体相似的识别功能,能特异性识别金属离子、小分子、蛋白质、细胞、组织甚至是器官,因此常作为识别单元用于功能核酸探针的构建。另一类功能核酸被称为脱氧核酶(DNAzymes),脱氧核酶可与辅酶因子结合(通常为金属离子),行使与蛋白酶类似的催化功能。功能核酸探针由于序列简单、易于设计与合成、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功能核酸序列进行合理的设计,并结合核酸探针可编程的特点,研究人员已开发出诸多高效的功能核酸荧光探针用于复杂样品中目标物的检测。实时监测细胞生物分子的浓度变化与分布情况对于研究其生理、病理功能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功能核酸探针已被广泛地用于体外检测,其在细胞成像检测中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发掘功能核酸探针在细胞研究中的潜力,本研究中论文构建了多种高效的新型功能核酸荧光探针,用于金属离子和RNA的细胞成像检测,并探究其用于疾病监测及治疗的可能性。具体内容展示如下:第2章构建了一种细胞膜锚定的核酸探针,用于细胞膜外微环境中K+的动态监测。该探针采用凝血酶核酸适配体序列(TBA)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荧光团作为K+的识别和信号报告单元,并在序列末端连接二酰基脂质作为细胞膜锚定基团。此外,这里通过对传统的TBA荧光探针序列进行优化,使探针获得了更好的信背比。基于该探针优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快速的响应时间和可逆性的响应方式,我们实现了细胞膜外微环境中K+的动态监测。近年来,基因编码探针在细胞内金属离子成像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但是能与荧光蛋白融合的金属结合蛋白或多肽的种类较少,并且将金属离子的结合转化为荧光信号较为困难,目前这类传感器能检测的金属离子种类十分有限。为了拓展基因编码荧光蛋白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且加强脱氧核酶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的影响力,在第3章的研究中,我们利用Mg2+响应的脱氧核酶(10-23 DNAzyme)特异性地切割mRNA,从而调节荧光蛋白表达,以此构建了新型的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结果证明,通过10-23 DNAzyme剪切Clover2(绿色荧光蛋白的突变体)的mRNA可以抑制Clover2的表达,而红色荧光蛋白的突变体Ruby2的表达不受影响。通过体外筛选可以获得多种具有金属离子特异性的脱氧核酶,而且不同的脱氧核酶通常具有类似的二级结构和反应机理,如Mg2+、Na+、Cu2+、Zn2+,Pb2+,Hg2+,Ag+和UO22+的脱氧核酶。因此,本工作中描述的方法可应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用于多种金属离子的成像,从而显著扩展基因编码荧光蛋白的应用范围,使得这类传感器更好地用于探究金属离子在生物学中的意义。一直以来,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被广泛地用于目标物的超灵敏检测,其在癌细胞成像和治疗方面的潜力尚待开发。在第4章中,我们报道了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癌细胞识别和放大光动力学治疗。该荧光纳米探针利用DNA杂交识别癌细胞内特有的mRNA,并以此激活HCR信号放大策略,实现高灵敏度的癌细胞成像检测。同时DNA序列上携带的光敏剂随着HCR的进行而被激活,从而实现放大的光动力学治疗。本课题充分利用HCR的优势,探究了核酸探针在癌症识别和治疗中的可行性。第5章构建了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核酸酶运载及可控释放体系,用于细胞内miRNA的放大检测。这里选择细胞外核酸探针放大检测常用的核酸外切酶III(Exo III)作为目标运输蛋白,并将其通过一步合成法包裹在金属有机框架(ZIF-8)内部,同时将DNA探针吸附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表面,从而实现Exo III和DNA探针的同步细胞运输。该纳米探针可在细胞微酸性环境中降解,释放出Exo III和DNA探针,通过DNA探针与细胞内miRNA-21(miR-21)杂交,再由Exo III将杂交后的DNA探针序列水解,从而实现信号放大。该研究课题有望为酶催化的DNA信号放大策略用于活细胞成像开辟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共识。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高校创业教育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开展创业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
目的:观察术前静点葡萄糖酸钙配伍卡孕栓含服及静点小剂量缩宫素配伍卡孕栓纳肛防治未临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方法:选择155例未临产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分为3组,实验组Ⅰ术前
循证护理是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能促使护理人员主动钻研业务,对一系列方案进行评估后再确认并运用于临床决策,同时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监测其实施效果,形成动态循环.在通过对
目的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介绍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具有源码公开、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减、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并且μC/OS-Ⅱ的内核极小,它的使用使得实时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扩展变得容易
列车完整性监测系统是新型车载设备.对防止列车抛车有重要意义。其硬件构架上以S3C44B0X微处理器为主控制器,由ADXL202传感器实现加速度信息采集。ADXL202是一种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它是一套完全基于单片集成电路上的加速度测量系统,详细介绍列车完整性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给出传感器电路的设计方案,以及ADXL202在列车完整性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介绍应用区域边界访问控制的特点和基于组织机构的访问控制模型在应用区域边界的应用。基于组织机构的访问控制模型是一种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结构提出的访问控制模型,根据企事
拓扑半金属是一种含有全新拓扑电子态的晶体材料,其体能带在费米能级附近相交形成线性色散的能带交叉点,且具有丰富多样的拓扑表面态,是目前量子材料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