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骨量丢失患者131I治疗后不同干预治疗的效果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甲亢骨量丢失患者131I治疗后进行不同的干预治疗,探讨甲亢骨量丢失患者131I治疗后骨质恢复的最佳方案。  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2月来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甲亢患者360例,经DXA筛查88例有骨量丢失,将其随机分为三组:钙尔奇D+罗盖全(活性组):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mg和活性维生素D125IU)一天一次,一次一片,罗盖全(每片含0.25ug活性维生素D)一天一次,一次一片;钙尔奇D(普通组):一天一次,一次一片;自然恢复组。所有甲亢骨量丢失患者于131I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复查股骨颈及正位腰椎(L2-4)骨密度。  结果:1.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  (1)女性治疗前后L2-4股骨颈BMD变化:①活性组:治疗6个月L2-4、股骨颈BMD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差异显著(P<0.01)。②普通组:治疗6个月L2-4股骨颈BMD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差异显著(P<0.05)。③自然恢复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的自然恢复组股骨颈BMD值甚至减少。  (2)男性治疗前后L2-4、股骨颈BMD变化:①活性组:<50岁男、≥50岁男绝经后治疗6个月L2-4股骨颈BMD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12个月差异显著(P<0.01)。②普通组:治疗6个月L2-4、股骨颈BMD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差异显著(P<0.01-0.05)。③自然恢复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男性的自然恢复组股骨颈BMD值甚至减少,  2.各组间治疗后结果比较  (1)6个月:①活性组与普通组:活性组L2-4、股骨颈的BMD值改变均优于普通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活性组与自然恢复组:活性组L2-4股骨颈的BMD值改变明显优于自然恢复组,P<0.01~0.05;③普通组与自然恢复组:普通组L2-4股骨颈的BMD改变优于自然恢复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个月:①活性组与普通组:活性组的L2-4、股骨颈BMD值提高均明显优于普通组(P<0.01~0.05);②活性组与自然恢复组:活性组的L2-4、股骨颈BMD增加均明显优于自然恢复组(P<0.01);③普通组与自然恢复组:普通组L2-4、股骨颈的BMD值提高优于自然恢复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绝经前女性骨密度比绝经后女性提高明显,50岁以下男性的骨密度较50岁以上提高明显。  (2)正位腰椎骨密度值比股骨颈部位改善明显。  (3)干预治疗组的BMD值提高优于未经干预治疗者;131I联合钙尔奇D和罗盖全治疗甲亢骨量丢失在BMD的改善程度以及恢复时间上均优于单用钙尔奇D者。
其他文献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高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