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与常规稻CH4排放特征及其植株特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hee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CH4)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稻田是大气CH4最重要的人为源之一,其中我国稻田面积占全球稻田总面积的36%。水稻植株对稻田CH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三个过程的影响显著。不同品种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组成成分和含量均不同,导致品种间稻田土壤产CH4能力不同。水稻植株主要通过根系泌氧来影响CH4的氧化,根系氧化力强的品种稻田CH4排放量低,不同品种因通气组织孔径大小而显著影响根系泌氧能力。稻田土壤中的CH4绝大部分(90%以上)通过水稻植株的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不同的水稻品种在根系、植株高度、分蘖数和叶片
其他文献
试验于2006-2007年,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双徐农场进行,设计不同播期(5月16日、5月21日和5月26日播种)、播量(80g/盘、100g/盘和120g/盘)及移栽密度(1.5万穴/亩、1.7万穴/亩和1.9万穴/亩)条件对宁粳1号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期望为宁粳1号机插稻播期、播量及移栽密度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秧苗素质的优劣最终影响产量,随着播种后天
提高青贮玉米饲料品质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增加青贮玉米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和适口性。玉米茎秆糖含量是一个复杂的发育数量性状,传统育种方
本试验在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杂交晚稻品种的氮素吸收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4个不同生育期杂交晚稻品种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在基础地力和较低施氮量条件下,随生育期延长产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生育期为107d的早熟品种最高产量在施氮量为150kghm-2和基蘖肥占80%时获得;生育期为115d和124d的中熟品种最高产量在施氮量为195k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