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同时以血小板数量为指标进行引种的巴西甘薯叶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活性部位筛选,初步研究引种巴西甘薯叶活性部位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机制。试验方法:采用传统的系统溶剂法,按照极性大小分别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引种巴西甘薯叶总提物进行萃取,分为五个极性提取部位。通过建立BALB/C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以血小板数量为指标对引种巴西甘薯叶各极性提取物抗血小板减少的药理活性进行评价与筛选。同时,采用检测小鼠血清中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初步探讨有效部位发挥抗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机制。结果:1.引种巴西甘薯叶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引种巴西甘薯叶中含有酚类、有机酸、蛋白质、糖、氨基酸、黄酮类、皂苷类等成分。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将引种巴西甘薯叶总提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提取物、三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溶性成份五部分。2.采用BALB/C小鼠,通过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降低小鼠血小板计数,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灌胃给予引种巴西甘薯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或阳性对照药,结果发现:三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溶性成分和醋酸泼尼松组均可升高血小板数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三氯甲烷提取物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果提示,三氯甲烷提取物可能是引种巴西甘薯叶抗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有效部位。3.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小鼠模型中,三氯甲烷提取物和阳性对照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FN-γ水平(P<0.05);三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溶性成分、阳性对照组能显著升高IL-4水平(P<0.05),其中三氯甲烷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两个给药组小鼠血清中IL-4水平升高地非常显著(P<0.01)。ITP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给药组IFN-γ/IL-4比值与ITP模型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1.引种巴西甘薯叶中含有酚类、有机酸、蛋白质、糖、氨基酸、黄酮类、皂苷类等化学成分。2.三氯甲烷提取物可能是引种巴西甘薯叶抗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有效部位。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与小鼠血清中IL-4,IFN-γ的水平有关。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系统紊乱各种细胞因子异常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