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隐匿性肋骨骨折(occult rib fracture, ORF)多层螺旋CT的最佳检查时间段,为法医鉴定伤情及临床诊治肋骨骨折提供准确依据。 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因胸部外伤来我院行肋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病例,10天内首次检查诊断为隐匿性肋骨骨折,排除非常明显的骨折以及不同意进行CT复查的患者。最终纳入研究的观察对象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岁(18~60岁)。按复查时间分为四组:11~20天组;21~30天组;31~40天组;41~50天组。其中36例行1次复查,10例行2次复查,3例行3次复查,1例行4次复查,扫描次数共119人次。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伤后不同检查时间诊断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诊断肋骨骨折数的差异。对50例患者首次CT检查数据分别进行标准算法重建和骨算法重建,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两种算法在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差异。 结果:同一患者在不同检查时间被诊断ORF的数目往往不同,伤后21~30天、31~40天复查所显示的肋骨骨折数目与首次检查显示的肋骨骨折数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1~20天、41~50天复查所显示的肋骨骨折数目与首次检查显示的肋骨骨折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算法重建时,发现隐匿性肋骨骨折38例,阳性显示率为76%;骨算法重建发现隐匿性肋骨骨折共44例,阳性显示率为88%。骨算法较标准算法在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伤后21~40天为显示ORF的最佳时间段,根据骨痂的病理生理变化,能够比较准确、客观地显示ORF;首次检查采用骨算法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并在21~40天复查,可以提高ORF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