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的演进——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即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停滞很大程度上源于目前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既然各方面的分析都表明这种产权结构的效率要低于土地的个人产权,农民通过对现有产权制度的自发变革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这种变革却无法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实现,也即是说国家倾向于维持目前的土地制度。通过对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和已有研究的考察,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假设一个追求安全和财富最大化统治者同农民之间的相互博弈来分析土地产权如何从模糊的和不受保护的状态逐步的向明确的受双方自我实施的协议保护并可能过渡到受第三方—法治保护演进的过程,以及在受到外部的重大突发事情的影响改变了统治者同农民之间原有协议规定的利益分配之后,产权演进如何出现停滞和倒退。用这个分析框架来解释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内在机制,并通过对现实土地制度的分析,认为在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土地产权将向越来越明确和受保护的状态演进。
其他文献
该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际旅游业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TO有关服务贸易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旅游业;第二章对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为FDI)在我国的区域分布表现出差异性特征,如东部地区FDI流入量占全国的85%以上,中部地区FDI流入量占全国的9%以上,西部地区FDI流入量只
虚拟企业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态。它具有与传统企业相异的特征、组织结构和联结方式。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虚拟企业这一新事物还未展开深刻的理论分析,因此需要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阐明虚拟企业实质。本文在交易成本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以及知识交易成本理论先驱者的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知识交易成本的内涵与外延,并由此建立了一个从知识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企业组织形态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本文解释
本文以"市场调节失灵论"为理论基础,对金融安全网建立和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引起监管效率损失的重要因素的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