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Ⅰ类整合子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整合子介导的细菌耐药问题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携带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国内外时有报道,且耐药情况严重,给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控制带来极大困难。本研究拟通过研究Ⅰ类整合子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中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的潜在传播和发展,减缓细菌耐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菌株来源收集2005年9月-2007年3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共68株。菌株来自临床标本痰、尿、血液、创面分泌物及引流液。 2.药敏试验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3.PCR扩增使用PCR方法对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Ⅰ类整合酶基因及整合子的可变区进行扩增。 4.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目的,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特征、基础疾病、实验室资料、侵袭性操作、药物使用情况等五大类52种变量。 5.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然后选择其中作用较明显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全部计算过程在SPSS10.0统计软件上运行。 结果: 1.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耐药率达100%的药物有氨苄西林(67/67)、头孢唑啉(67/67)、头孢替坦(38/38)、阿莫西林/棒酸(38/38)和氨苄西林/舒巴坦(29/29)。耐药率高于80%的有复方新诺明98.53%(67/68)、呋喃妥因98.53%(67/68)、头孢曲松83.58%(56/67)。 2.6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6株扩增出Ⅰ类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38.24%。 3.所有26株扩增出Ⅰ类整合酶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都扩增出整合子的可变区,片段长度从250bp~1800bp不等。相同病区扩增片段大小相近、整合子图谱结构类似。 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痰≥10天、吸氧≥10天、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激素≥7天、使用抗酸剂≥7天是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42、2.917、3.918、5.778、3.176。 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激素≥7天、吸氧≥10天,回归系数分别为1.913、1.850、1.554。OR值分别为6.771(1.574~29.129)、6.361(1.291~31.343)、4.729(1.379~16.223)。 结论: 1.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Ⅰ类整合酶检出率较高,整合子可变区检出率高达100%,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2.相同病区扩增片段大小相近、整合子图谱结构类似,说明相同病区的铜绿假单胞菌存在有病原学同源性。 3.经过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激素≥7天、吸氧≥10天是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4.Ⅰ类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的潜在传播和发展,减缓细菌耐药。
其他文献
本课题为黑龙江省自然基金资助课题(NO.TD2005-01)。目的是研究复方五味子素B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胃癌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复方五味子素B在胃癌防治
目的: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得到保守基序的各种突变体(p201/a、p20s1/a、p20k/a、p20i/a、p20v1/a、p20v2/a),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探讨保守基序中各氨基酸对大鼠粘蛋白rMuc3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