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近代陕北的传播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inf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是基督教在陕北传教事业发展的高峰期,陕北几乎每个县都有传教士的活动,在部分地区基督教更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渗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基督教在陕北传播的路线时间为经,以基督教传教方式对传入地社会的影响为纬,先梳理出基督教进入陕北的时间、路线、区域以及传教规模,再通过对新教、天主教的传教方式特点的归纳总结了新教相对天主教的传播影响较小的原因是要以科学传教在陕北曲高和寡,并认为新教的这种传教理念源于它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而天主教在陕北影响大的原因则是因为它用土地换教民,教会武装威势策略的成功,并将天主教的这种传教方式归结为它本身的封建性质。后对天主教传教区域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陕北北部和中南部土地的多寡是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地域原因,陕北北部民族地带与中南部汉族社会的信仰习俗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性的人文原因。进而以天主教影响较大的三边地区为中心具体分析基督教的传播对陕北三边社会经济、政治、医疗教育带来的影响。基督教到来对陕北封建租佃关系的打击,对官绅体制的冲击以及在医疗教育事业上对陕北三边一带社会变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在基督教传播中也对传入地社会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最后余论部分通过探讨基督教传教士的死亡率及基督教的传播表现对基督教在华传播作出评价。全文通过对传记、回忆录、县志、档案材料中基督教在近代陕北一带传播状况的分析希图展现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在陕北传播的面貌。
其他文献
《苏莫遮》戏起源于西域龟兹,北朝晚期传播到中国。唐代初期,中国民众对《苏莫遮》戏热情甚高。至开元年间,《苏莫遮》戏衍变为纪念皇帝盛世及祈求皇帝长寿的歌曲,并易名为《
在商品经济发展中,货币政策是“一只无形的手”,通过所实施的措施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成功的货币政策可以促使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失败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某普通中学736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广州地区中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87%~3315%,以强迫症状占首位。女生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较男生突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援助始终是中国外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内容。在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的对外援助工作取得了
十九世纪中后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国力逐渐强盛,并率先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相比之下,亚洲许多国家仍然在封建道路上徘徊,直接成为列强侵略、争夺的
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港口的被迫开放,中国海关商品贸易逐渐频繁,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并大量掠夺中
小城镇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合理对小城镇进行环境规划成为重中之重。对我国目前村镇规划及生态文化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村镇规划的指导原则与实施手段,并对大王乡的规划为
2006、2007年5~7月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天然林带中繁殖鸟及鸟巢进行调查测定,发现繁殖鸟类30种,分属于6目15科24属。对发现的186个巢的分析显示:群落鸟类巢位在空间上有着明显
临夏地区古称河州,是明清两朝逐步形成的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穆斯林聚居区。同时该地区是近代以来控制西北地区的大多数回族军阀的发源地。国民军进驻甘肃后,逐步铲除甘肃
高校图书馆凭借其在远程教育的优势,在参考咨询、资源处理和发挥教育潜能方面作用巨大,图书馆应该协调组织各方面因素,从而强化图书馆远程教育建设。